什么是司法強拆?司法強拆,是指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不履行補償決定的行為,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司法強拆必須同時滿足兩個前提條件(一)被征收人未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搬遷;(二)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未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這里,行政復議的法定期限一般為60天,行政訴訟的法定期限一般為6個月。
以上兩個前提條件需要同時滿足。如果其中任何一個條件都不滿足,行政機關就無權申請司法強拆,也就是說,作為被征收人,可以依法維權。
申請司法強拆的主體:
申請司法強拆的主體是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在實踐中,大多是區縣人民政府。
這意味著積極參與房屋征收的街道辦事處、村委會和國土資源部門無權申請。如果申請司法強拆的主體不具備資格,也是被征收人維權的依據之一。司法強拆與行政強拆的區別如下:
行政強拆與司法強拆的共同點是:在區縣房產局作出拆遷人安置決定后,強拆開始時間相同拆遷補償;強拆申請人相同,申請人為區縣房地產局;強拆對象相同,均為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但兩者的區別也很明顯:
首先,性質不同。行政強制拆遷的執行主體是政府,它運用政府的行政權力,行使行政權力。拆遷的法律責任由政府承擔。司法執行的主體是法院,法院行使司法權,拆遷的法律責任由法院承擔。二是效率不同。行政強制拆遷不受訴訟影響,即無論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是否在法定期限內提起訴訟,無論訴訟是否結束或能否勝訴,行政強制拆遷的執行都不會停止。因此,行政強制拆遷具有效率高的特點,如直接在政府內部審批實施,不受訴訟的制約。房地產局申請司法強制拆遷的前提是被拆遷人和房屋承租人能否提起訴訟,訴訟是否結束,房地產局是否勝訴。第三,社會公信力不同。其他政府部門難以對行政強制拆遷的實施進行有效監督。被執行人因沒有法律救濟渠道阻止行政強制拆遷,認為裁定或者強制拆遷裁定不當的,在行政強制拆遷過程中,被執行人與政府之間經常發生對立和沖突。行政裁決申請強制執行的司法程序是行政裁決主動接受司法監督的程序。與行政強制拆遷相比,其強制執行的社會公信力也更高。
我們提醒您,司法強拆是指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不履行補償決定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決定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咨詢我們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注銷原因有什么
2021-03-18批捕后可以見家屬嗎
2021-03-19著作權人的種類及著作權的內容
2021-01-17重婚罪的追訴時效是多久
2021-01-16已婚男所立將財產贈與同居女友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0-12-25怎樣擬定婚前協議才會有效
2020-11-13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警察如何辦理治安案件
2021-01-31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員工自愿放棄上保險后悔了上訴法院
2021-01-07車輛自燃險有必要買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