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土地征收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強制購買屬于國家或者集體的集體所有或者私人使用的土地的法律行為。公益性主要是指國家或政府為實現公共利益而設立的各種公益性事業,如城市基礎設施、公共休息場所等。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被征收耕地的補償費主要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物權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還規定,集體所有的土地被征收時,應當依法足額繳納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為被征收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保障其生活保障被征收農民的合法權益,保護被征收農民的合法權益。(1) 土地補償費。
主要是國家對土地征收造成的土地投資和收益損失給予土地所有人的補償。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標準為征收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年產值按征收前三年的平均產量和國家規定的價格計算。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標準為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產值的6至8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標準規定。征收城市郊區菜地的,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資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規定。(2) 安置補助。
安置補助是對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以土地為生活來源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安置的農業人口數量,按照被征收耕地數量除以被征收單位征地前人均占用耕地數量計算。每一被安置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標準為征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6倍。但被征收耕地每公頃最高安置補助不得超過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5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安置補助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標準規定。按照規定支付土地補償款和安置補助費,不能維持被安置農民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自治區、直轄市。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的總和不得超過被征收土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3)對地上附著物和幼苗的補償。
①地上附著物補償是指因自然或人為原因與土地相結合的私人或集體房屋、水井、墳墓等設施所造成的損失的補償。但是,在土地征用計劃談判后建造的任何設施將不予賠償。
②青苗補償是對農民因征地而種植的青苗損失的補償。被征收土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變更路線造成費用增加可要求旅客增加票款嗎
2021-03-14醫療損害賠償訴訟的管轄法院
2021-03-04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哪些
2021-03-03商帳追收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2反擔保成立的要件是什么,組合貸款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23非軍人的婚姻權利有哪些
2021-02-26給繼子買房后可不可以要回來
2020-12-17夫妻一方與小三約定分手費,另一方可以主張返還嗎
2021-01-15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車禍意外保險公司賠付多少錢
2020-11-25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被保險人未履行風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怎么處理
2021-02-02故意傷害被保險人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30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流程是什么
2020-11-28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