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原告:張欣等47人。被告:上海市**區房地產管理公司。
1993年,上海市**區房地產管理公司搬遷徐匯區新民新村新昌等47戶。同年7月,原告與被告分別簽訂《房屋拆遷安置協議書》,被告提供原告位于梅隆市凌云新村的房屋。由于安置房的門牌號只能由公安部門在建筑驗收后確定,協議將安置房的門牌號與建筑圖紙上的門牌號統一起來。1994年9月至1995年5月,47名原告新昌昌按照《分配通知書》辦理了租賃手續并辦理了戶口登記。原告入住后發現,房源在進入上海后靠近滬杭鐵路西南貨運段,每天的車次達到60多趟。因此,原告與被告發生糾紛,向法院提起上訴。原告新昌等47人主張,被告應當向原告說明房屋供應的周邊環境,特別是凌云新村毗鄰鐵路的事實。原告搬進新房后發現,新房離鐵路很近,每天有60多趟列車經過該路段。列車的轟鳴聲及其引起的震動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休息,干擾了電視的收視效果,甚至使部分居民的房屋內壁開裂,對居民的健康造成損害。因此,被告應承擔民事責任,要求被告賠償每戶居民1萬元。
被告上海市**區房地產管理公司辯稱,被告對47名原告的搬遷安置是合法有效的。作為搬遷單位,被告沒有義務賠償原告的額外搬遷和搬遷。但為緩解矛盾,穩定社會,被告同意賠償原告每人10元。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上海市**區房地產管理公司搬遷原告新昌等47戶(戶),安置后,原告遷至現有住房?,F在原告要求被告用毗鄰鐵路的房屋賠償每戶1萬元,缺乏依據,被告現在主動賠償每戶1000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的規定,是允許的。判決書:被告上海市**區房地產管理公司自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一周內賠償原告新昌等47人(戶)每人100元。
本案判決后,原告、被告均未提出上訴,判決生效后自覺履行判決條款。
[點評]
本案是近年來審理的一件影響較大的集體訴訟案件。集體訴訟是指一種訴訟形式,即大量當事人有相同的事實和利益,幾個人代表所有訴訟成員。法院對訴訟的判決對全體成員都有效力。本案的審理把握了集體訴訟的特點。通過嚴格的審判程序和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把容易激化矛盾的案件納入正常的訴訟軌道。通過審判活動,調解矛盾,辨別是非,最終解決糾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在庭審中,我們應該重點關注以下幾個問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官司要交些什么錢
2021-01-02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朋友行政違法會如何處罰
2021-03-04自愿離職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0-12-22經過什么樣的流程才能申請取保候審
2021-01-06什么是查封,對于查封法律有什么樣的規定
2020-11-11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條件有哪些
2020-12-06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面積標準是多少
2021-02-25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裁員補償扣掉五險一金嗎
2021-02-05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怎樣進行意外險理賠
2020-12-15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保險合同內容變更的條件及訂立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5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