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上訴人:*申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一審被告、反訴原告)
被上訴人:羅×芬、陳×國(一審原告、反訴被告)。
2008年3月9日,原告羅×芬、陳×國與被告**公司簽訂了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其中同意以貨幣補償的形式對兩原告擁有的房屋二樓(馬分勇西隔壁)進行拆遷補償安置,并約定了具體的補償金額和法律責任。后來,原告搬出房子交給被告。被告賠償原告32萬元,余款43萬元。被告以原告在協議上作弊為由拒絕支付賠償金。根據原告土地使用者羅×芬提供的被拆遷房屋的土地證和房產證,房屋使用權類型為轉讓,用途(商住)綜合,房屋位于大武口區建設西街70號,為二層混合結構,建筑面積207.61平方米,設計用途為住宅。原審法院告知被告支付房屋拆遷補償金43萬元,利息8030.25元。被告反訴撤銷原、被告簽訂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一審法院裁定:1。被告**公司支付兩原告房屋拆遷補償款43萬元,支付逾期利息7095元,共計437095元,于判決生效后5日內支付。被告**公司撤銷雙方簽訂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反訴請求被駁回。
**公司對上述原審民事判決提起上訴。請求:1。撤銷原判。解除羅×芬、陳×國、**公司簽訂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理由是,在房屋拆遷談判過程中,羅×芬、陳×國拒絕提供房產證、土地證,隱瞞被拆遷房屋的實際用途為住宅,騙**公司與其簽訂一樓商業用房補償標準的協議房子和二樓住宅的房子,并獲得了明顯的超額補償,這顯然是不公平的。
被上訴人羅×芬、陳×國答復說,原判決是正確的。羅×芬、陳×國與**公司協商房屋拆遷時,房產證、土地證在四川老家,無法提供。他們還如實告知**公司,并沒有欺騙**公司。與同區域同類房屋相比,對羅×芬、陳×國的補償明顯偏低。
[判決要點]
法院認為,羅×芬、陳×國、**公司在協商房屋拆遷時,未提供被拆遷房屋的土地證、房產證,且**公司未按房屋拆遷的有關規定辦理證據保全,產權不清的,應當明確被拆遷房屋的產權和用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第三方聲稱擁有這所房子的權利。因此,羅×芬和陳×國不存在欺詐行為,**公司應按約定向羅×芬和陳×國支付房屋賠償金。因此,一審法院的判決并無不妥。上訴人**公司的上訴理由不成立,法院不支持其上訴請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證據交換階段患者享有哪些權利
2021-02-11讓律師申請勞動仲裁,可以到單位取證嗎
2021-01-28外貿出口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16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房子會被執行嗎
2020-11-10怎樣寫欠條
2021-03-25軍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6中止探望權的管轄是怎樣的
2021-03-25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房子被火燒了,還有一層可以往上建嗎
2020-12-23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形應該怎么解決
2021-03-24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1-11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哪些機動車保險中會有免賠率
2021-03-14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保險欺詐的三種仲裁方式
2020-11-21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