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征地補償的比例是多少?
被征地農民往往會提出保留征地補償金的問題。在征地補償分配過程中,集體經濟組織可以預留一定比例,但這個比例不能由村委會單方面決定,必須由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2010年修訂)第二十四條明確規定:“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下列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項,具體處理如下:(七)征地補償金的使用和分配方案……”此外,《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關于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國土資發〔2004〕238號)規定,(四)劃撥土地補償費。按照土地補償費主要用于失地農民的原則,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合理分配土地補償費。具體分配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規定。土地全部被征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取消組織制度的,土地補償費全部用于被征收農民的生產生活安置。”
各地撥付征地補償金的具體比例是多少?
針對這個問題,各地也做出了相應的規定,包括分配方式的產生方式(比如廣東省的景平律師認為這個省的相關規定是最規范的);也有一些簡單粗暴的規定對農民的分配比例和留成比例(如吉林省、天津市),但大多規定了對農民的最低分配比例和留成比例(如江蘇省、福建省、湖南省、遼寧省、河南省、,甘肅省和海南省);最后,還有將上述兩項規定相結合的(如山西省)。《廣東省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各項補償費管理辦法》(2008年修訂)第六條:依法應當向集體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集體所有的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由被征地單位管理,其中主要用于發展集體生產和安排征地造成的多重損失,部分剩余勞動力還可用于失業人員的生活補貼和公益性服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
集體所有土地征用使用各種補償費和收入分配辦法,必須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過半數通過,并報鄉級人民政府備案。《江蘇省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江蘇省人民政府令第93號)第十六條:土地補償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但不得低于土地補償的70%應當向16周歲以上被征地農民支付。
安置補助用于被征地農民16周歲以下的生活補助和被征地農民16周歲以上的社會保障。土地附著物和苗木的補償屬于所有者。《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2012年修訂)》第二十六條:向行使土地所有權的集體土地管理單位支付土地補償費。但是,集體土地管理單位未將其他同數量、同質量的土地調整為農民承包經營的土地或者被征收的私人土地的,應當向被征收的農民支付不低于土地補償費70%的補償費;集體土地管理單位未調整的土地補償費適用于發展生產和解決農民生計的條件,經被征地農民同意后,可以統一安排土地使用。其他土地質量、數量不相等的,由集體土地管理單位與被征地農民協商確定土地補償費的分配比例。
集體土地經營管理單位依照前款規定取得的土地補償費,由被征地農民生產發展、富余勞動力安排和生活補貼專戶管理。土地補償費的使用管理辦法,由被征收土地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表決決定,每半年至少公布一次收支情況,接受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監督。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截留、挪用、占用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使用土地補償費。4《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補償費撥付使用監督管理的通知》(湘政辦發[2008]15號)
1。明確了征地補償費的性質及征地補償的分配范圍和方式青苗補償是對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喪失土地的補償。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屬于集體資金,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費屬于業主,不得與財政資金混用管理使用。征地補償金的分配應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則。農村集體土地被征收后,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范圍內調整承包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范圍內統一發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能將承包地調整給被征地農民,不安置被征地農民的,必須向被征地農民支付不低于75%的土地補償款。被征地農民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將全部安置補助發放給被征地農民。安置補助必須專款專用。土地被全部征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取消組織制度的,土地補償費應當用于被征用農民的生產生活。在“拆村建房”過程中,集體資產處置前,被征收農民將繼續享有原集體資產的分配權益。要嚴格規范征地補償行為,不降低國家和省規定的補償標準,不貪污、截留、挪用、擠占應當向農民支付的費用。按照規定,留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補償費屬于農民集體資產,應當納入公積金或者公益金,并嚴格管理。一是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支出,二是可以用于發展生產、增加積累、集體福利、社會公益等方面,不得用于支付干部報酬、招待費等非生產性用途。根據益陽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資陽市合山區征地補償標準的通知》(益政發〔2013〕13號)四、根據《關于加強對征地補償費撥付和使用監督管理的通知》省政府辦公廳《農村集體土地經濟組織》和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農村集體土地征用補償標準的通知》(儀征發[2008]2號)要求,征地補償費按照征地補償費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原則分配。農村集體土地被征收后,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調整承包地的,不給予征地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可隨意以試用期內不勝任辭退員工嗎
2021-03-17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如何認定交通事故工傷
2021-03-02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汽車貸款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8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提供發票原件才會理賠嗎
2021-02-19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怎樣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1-02-13土地出讓配套費的計算是怎樣的
2020-12-14營業房拆遷時,按照住宅標準補償是否合理
2020-12-21房屋拆遷評估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1東莞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