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問題: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的法律程序是什么?(一)政府國土資源部門書面通知村集體和農民征地情況;(二)地方政府國土資源部門對被征地土地的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由村集體、農民、地上附著物產權人三方共同確認;(3)征求村民意見,組織調查征地聽證會;(4)編制“一書四圖”征地文件,上報審批
(5)發布“兩個公告”,即征地公告和土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6)對補償安置方案進行“兩次”協商和聽證(7)依法報告批準修改后的補償安置方案(8)辦理補償登記程序
(九)補償安置費用的支付
(十)在搬遷期內交付土地并完成搬遷舊房屋、新房屋、土建結構房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的補償支付有明顯區別;拆遷方應當依法對房屋進行評估,并將評估報告交給老百姓,使老百姓對評估結果無異議。三問:什么是耕地征用補償?標準是什么?答:農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農民終年以種糧為生。如果政府一次性收買耕地,以后的生活怎么能延續?有鑒于此,法律還規定了相應的補償標準:土地補償費、人員安置補助費、土地補償費、附著苗費。其中:
(1)土地補償費=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2) 人員安置補助=安置農業人口數*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4-6倍。地上附著物一般為蔬菜大棚、房屋和其他建筑物、構筑物,其造價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規定。(4) 青苗費一般按照征地時種植的青苗進行補償,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具體規定。
注:年平均產值是畝地農作物的年產量,比普通百姓自己清楚得多;
在實際操作中,安置費是按照安置主體支付的,如果不需要統一安置,則交給村民自己或與村民協商同意村民購買保險。土地補償費和人員安置補助費之和,不得超過被征收土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
對于土地補償費,村集體可以扣留一部分,但比例一般為20%-30%。不收或少收土地補償費是不合理的。
四問:房屋拆遷過程中,拆遷方只與房東交涉,如何保護承租人的合法權益?
答:首先看租賃合同有沒有約定,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的,按照法律約定。如仍在租賃期內,承租人仍有被拆遷房屋的使用權,拆遷人應尋找周轉房進行過渡性安置,雙方租賃關系仍應保持,原租賃合同應作相應修改;如租賃期屆滿,承租人應向被拆遷人提出異議承租人應無條件轉讓,并承擔拒絕搬遷的法律責任。
承租人可獲得的法律賠償包括:停產停業損失(持營業執照、合法經營)、裝修費、搬遷費、過渡性安置費。五問:簽訂協議后,如果拆遷方不履行協議,我該如何維權?
A:如果我起訴對方,要求按約定履行,拒絕履行的,可以采取資金劃撥或者在房地產市場購買商品房,交給拆遷方強制履行的方式。
六問:協議簽訂后,拆遷款支付不到位,法律有沒有時間限制?
答:《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三個月內,應當足額繳納各項征地費用。
七問:拆遷辦威脅強拆。此時,如果委托專業的拆遷律師,能否制止強拆?回答:如果我們真的想強拆,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抓緊時間,請專業拆遷律師介入,盡可能多地收集證據,為以后的法律訴訟開始做準備。八問:如何界定誰能享有安置補償份額的主體?
答:“以戶籍為主,是否以被拆遷房屋的常住戶口為輔?!?。至于新生嬰兒、已婚婦女、上門女婿等特殊主體是否有補償份額,地方政策也應考慮。
九問:我懷疑政府違法占地,如何查處?
答:首先,到當地政府官方網站查詢是否有相關文件公布,如果沒有,在拆遷律師的指導下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十問:如果我對賠償不滿意怎么辦?
答:我鄭重提醒被拆遷戶,必須在維權的法定期限內行使法律賦予的訴權,及時聯系專業拆遷律師,了解相關法律法規,拿到本應屬于我們的拆遷補償款。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逃逸的6種不認定情況
2021-02-16債務增資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0-12-17禁止刑訊逼供手段取證是國家的人權承諾
2021-02-19仲裁機關是行政機關嗎
2021-01-09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房產繼承公證書有期限嗎
2020-11-26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如何預防房屋中介糾紛,房屋中介糾紛怎樣防范
2020-12-12競業禁止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2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二)
2021-02-16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保險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4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什么是涉水險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