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用地能否再次被征收。
安置用地是否會再次被征收
一般來說,政府應該制定相應的規劃,安置用地原則上不會被征收,但如果有新的規劃或建設,安置用地可以再次被征收。第一步是改變農用地用途,征收土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因此,土地使用者在初步選定農用地作為建設用地后,應先咨詢國土資源局、建設部門和規劃部門,看是否符合農用地的各項規劃。
第二步是確認農用地可用于建設,然后根據建設部門的要求,進行并編制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向建設部門提交土地申請,并出具選址意見施工部門符合要求的。用地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繳納選址費。第三步,用地單位持選址意見向同級國土資源局申請用地預審,國土資源局出具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第四步,用地單位憑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向建設部門和環境保護局申請立項、規劃、環保許可等手續,支付各種審批費用。
第五步,由用地單位持上述審批文件,向原國家國土資源初審局提出項目用地正式申請。國土資源局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制定農用地轉用、補充耕地、征地供地等規劃,分為不同類型,報國務院人民政府批準所有級別。
第七步:國土資源局具體負責農用地所有人和使用人的征用,簽訂補償安置協議,按照征地程序辦理征地手續。根據批準的供地方案,征地補償安置補助完成后,由國土資源局向用地單位出具用地批準文件和建設用地批準書,被征地單位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移交土地。
第九步被征地單位移交土地后,土地變為國有土地,由國土資源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合同(土地出讓)或向土地使用者下達出讓決定書(土地出讓)。土地使用者應當按照約定繳納出讓金。
第十步:土地使用單位在簽訂出讓合同并按約定繳納費用后,才能真正取得土地使用權,并辦理建設項目的相關審批手續。第十一步土地使用者轉讓土地使用權,必須符合國家有關出讓土地的規定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約定。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不得改變規定的規劃設計條件。受讓人以出讓方式取得建設用地后,應當持《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原出讓土地規劃許可證,向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換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綜上所述,如果安置點屬于新規劃建設區域,可能需要征收。相信通過閱讀以上介紹,您對安置用地是否會再次被征收的法律知識會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您對此有任何法律問題,請咨詢律師網,他會給你一個專業的答案。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囑繼承及遺囑的形式
2020-11-13喪偶后原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1-01-04反擔保什么時候解除
2021-02-01假火化證明如何處罰
2021-02-19孤兒院領養一般幾歲
2021-02-03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異議代簽名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2021-01-28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嗎
2021-03-04保險合同的解釋適用是擇怎么樣的
2021-02-25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保險公司理賠要原件嗎
2020-12-20車險理賠需要帶什么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30保險費的特性有哪些
2021-02-20企業拆遷怎么補償最好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