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用地能否再次被征收。
安置用地是否會再次被征收
一般來說,政府應該制定相應的規劃,安置用地原則上不會被征收,但如果有新的規劃或建設,安置用地可以再次被征收。第一步是改變農用地用途,征收土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因此,土地使用者在初步選定農用地作為建設用地后,應先咨詢國土資源局、建設部門和規劃部門,看是否符合農用地的各項規劃。
第二步是確認農用地可用于建設,然后根據建設部門的要求,進行并編制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向建設部門提交土地申請,并出具選址意見施工部門符合要求的。用地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繳納選址費。第三步,用地單位持選址意見向同級國土資源局申請用地預審,國土資源局出具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第四步,用地單位憑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向建設部門和環境保護局申請立項、規劃、環保許可等手續,支付各種審批費用。
第五步,由用地單位持上述審批文件,向原國家國土資源初審局提出項目用地正式申請。國土資源局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制定農用地轉用、補充耕地、征地供地等規劃,分為不同類型,報國務院人民政府批準所有級別。
第七步:國土資源局具體負責農用地所有人和使用人的征用,簽訂補償安置協議,按照征地程序辦理征地手續。根據批準的供地方案,征地補償安置補助完成后,由國土資源局向用地單位出具用地批準文件和建設用地批準書,被征地單位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移交土地。
第九步被征地單位移交土地后,土地變為國有土地,由國土資源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合同(土地出讓)或向土地使用者下達出讓決定書(土地出讓)。土地使用者應當按照約定繳納出讓金。
第十步:土地使用單位在簽訂出讓合同并按約定繳納費用后,才能真正取得土地使用權,并辦理建設項目的相關審批手續。第十一步土地使用者轉讓土地使用權,必須符合國家有關出讓土地的規定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約定。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不得改變規定的規劃設計條件。受讓人以出讓方式取得建設用地后,應當持《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原出讓土地規劃許可證,向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換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綜上所述,如果安置點屬于新規劃建設區域,可能需要征收。相信通過閱讀以上介紹,您對安置用地是否會再次被征收的法律知識會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您對此有任何法律問題,請咨詢律師網,他會給你一個專業的答案。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訴訟流程是什么
2020-12-13個體戶和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08關于行政處罰管轄原則
2021-01-23婚姻效力糾紛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的婚姻效力如何
2020-12-14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按揭房被保全怎么執行
2020-12-18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撫恤金第二順序是等額繼承嗎
2021-03-18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崗位編制取消員工,調崗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1-01-30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在何種情況下不得使用訴訟方式請求支付保險金
2021-01-12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發生車禍理賠多久時間有效
2021-01-19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意外險拒賠的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021-01-26什么是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2-21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B)范本
2021-03-04怎么判斷鐵路征收的補償是否合理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