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拆遷協議要注意三點,你明白嗎?
1。如果征收主體不一致,絕對不允許簽字!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房屋征收部門和被征收人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對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補償地點和面積等進行詳細討論用于產權交易的,應當就業務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過渡期限簽訂補償協議,收取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房、停產等。可見,協議主體是征收部門和被免職人員。比如在實踐中,拆遷指揮部、拆遷公司等主體與被拆遷人簽訂協議,所以一定要慎重。因為他們不具備簽訂協議的主體資格,與被拆遷人簽訂的補償協議當然無效。因此,我們必須確定誰是征收部門,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風險。第二,如果協議的主要條款不明確,要謹慎!
協議主要包括:(1)征收部門和被拆遷人的基本情況;(2)房屋拆遷主管部門批準拆遷和簽訂拆遷協議的法律依據。(三)被拆遷房屋及其附屬設施的基本情況和房屋評估情況。(四)被拆遷人及其共同生活親屬的基本情況。(5) 賠償的形式、金額和時間。(六)被拆遷安置房屋的面積、位置;(七)拆遷過渡的方式和期限;(八)拆遷協議的履行期限。(9)違反拆遷協議的責任。(十)雙方認為應當在拆遷協議中約定的其他事項。
那么,作為被拆遷人,你應該注意,比如拆遷補償協議只規定了18個月后的安置,安置房的交付時間和地點還沒有確定,違約責任也沒有約定。12個月過去了,你不知道被拆遷人是否在建安置房,安置房建在哪里,什么時候能住上安置房,你也不知道安置房的面積、設計等信息。這時,如果你找收款部門去問,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會推諉和踢皮球讓你找其他部門,到頭來你找不到原因,只能打官司,浪費你很多時間和精力。第三,有“先騰出房屋,再賠償”的條款。注意了。
在許多拆遷工程中,都要求被拆遷人在合同簽訂后立即騰退房屋,交付房屋后支付拆遷補償金。在極少數項目中,甚至要求先騰空房屋,后簽合同,最后支付賠償金。這種合同的履行有很大的風險。事實上,《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明確規定,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或者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搬遷。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在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時,被拆遷人需要注意的三大問題包括房屋所有人違法不簽訂協議,協議條款不明確不簽訂協議,補償前房屋騰退的,不簽訂協議。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08哪些公證過的債權文書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2021-02-17沒能力給贍養費能執行嗎
2021-03-10個人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09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違建立案了能撤銷嗎
2021-03-06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房子被火燒了,還有一層可以往上建嗎
2020-12-23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人事代理
2020-12-27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受益權的喪失的幾種情況
2021-01-09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保險屬于要約合同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