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在裁定送達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拆遷人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被拆遷人貨幣補償或者提供安置、周轉房屋的,在訴訟期間不得停止執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1) 這種行政訴訟審查的對象僅限于裁決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不包括裁決內容的合理性。
我在代理案件時,經常會發現,在很多律師站出來為被拆遷戶辯護之后,中介的重點是譴責開發商的低補償考慮,感嘆被拆遷戶生活的艱辛,得出裁決不公不合理的結論,并提出質疑法院撤銷或糾正它等誰知道,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除“行政處罰明顯不公,可以判決變更”外,其他行政案件的法院只審查其合法性,即審查判斷其是否合法,而不審查判斷是否合理或公平。因此,明確法院審查案件的范圍是法官和代理人首先要注意的問題。按照行政訴訟審判程序,“合法性”審查的范圍主要分為四個方面:接受裁決是否屬于被起訴行政機關管轄;裁決是否有充分的事實依據即證據;裁決程序是否合法;裁決是否正確適用法律法規。職權范圍:根據被拆遷房屋占用土地的性質,即國有土地或集體土地,拆遷裁決機關分別為房管局和國土資源局。因此,如果審判機關在審判中發現有錯誤,應當認定該審判行為違法。同時,在審查可以起訴的行政機關職權范圍時,要注意行政機關的級別管轄。以杭州市為例:根據杭州市政府《杭州市集體土地拆遷裁決辦法》,裁決機關應為“市國土局”,即杭州市國土資源局。實踐中,經常會發現市轄區土地管理局越權作出裁決。筆者認為,這種越權行為也應被判定為非法。
2。事實依據:這一塊的內容是審查的重點,本文將在下文分別討論。
3。裁決程序:裁決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裁決機關是否依法召開協調會議,會議通知是否依法送達,裁決是否在法定期限內下達。其中,裁定發布時間超過法定期限的(以杭州市為例:根據《杭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糾紛調解裁決工作程序》和《杭州市集體土地征收房屋拆遷裁決辦法》,城市范圍內的拆遷裁決,無論是國有土地還是集體土地,都要在驗收后一個月內作出,有的法院以此為例,在實踐中為了認定其為非法程序,有的只認定為程序上的“瑕疵”,但并不違法或被撤銷。筆者遇到了一個荒唐的案例:根據被告提供的證據,審判機關召開了協調會,但此時不受理審判申請。最后,法院別無選擇,只能裁定這一程序是非法的。適用法律法規:行政訴訟不同于民商事訴訟,它適用或涉及的法律規范非常廣泛。按照規范性質的分類,實體規范應主要考察:對于國有土地,是否適用《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或《實施細則》,國務院、省,市縣是否全面,是否存在影響被拆遷戶合法權益的疏漏;鑒于國務院和省沒有相應規定,我們只能檢查各市縣自己制定的“集體土地和集體住房征用”相關規定在適用上是否存在疏漏。筆者在浙江省各市縣辦理拆遷案件的實踐中,經常遇到裁決結論有意無意違反《浙江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細則》第三十四條規定的情況,即“被拆遷人進行住宅建設的,應當遷回原址”,剝奪被拆遷戶遷回原址的權利。
只有上述四個方面都滿足了有權作出裁決、主要證據充分、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準確的條件,才能認定和維持“裁決合法”。
不符合《行政許可法》規定的一般行政行為的程序要求,當事人被剝奪辯護權、聽證權和救助權的,應當認定為嚴重違法。
其他程序違法的,只能根據自己的自由裁量權認定為嚴重或一般違法;符合裁定權,主要證據充分的,只能認定程序有缺陷或者適用法律不準確,應將其視為“非法判決”,并根據自己的自由裁量權予以維持。
(3)裁決合法性的主要事實依據仍然是以杭州為例:鑒于《杭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糾紛調解裁決程序》和《杭州市集體土地征收和房屋拆遷裁決辦法》規定的事實依據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樣,下面是一個詳細的討論。
根據《杭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糾紛裁決辦法》第六條規定,“申請人是拆遷人的,應當提供下列證據和資料:(一)城市房屋拆遷許可證;(2) 被拆遷房屋的合法有效權屬證明或者租賃關系證明;(3)被拆遷房屋的評估報告;(4)被拆遷房屋的安置方案包括六個要素。
1。城市房屋拆遷許可證,是拆遷的法律依據。對許可證的審查應重點關注:1)是否有拆遷許可證;2)拆遷許可證的范圍是否涵蓋被拆遷戶的房屋;3)拆遷許可證是否過期,期限是否延長;4) 拆遷許可證是否公示(未公示無效,特別是延期的情況下,實踐中經常出現未公示的情況。)在權屬證明中,要檢查權屬是否正確,有無共有人失蹤。
3。評估報告,這也是審查的重點。應檢查以下內容:1。是否有評估報告。評估報告適用的補償標準是否適當。評估報告是否作為中介專家意見,事先征求了被拆遷戶的意見,在評估過程中進行了上門檢查,并在事后送達當事人,告知提出異議的方式方法;4。評估機構是否具備相應資質,是否保持獨立中立。移民安置計劃應審查如下:1。是否經拆遷主管部門登記批準。計劃安置的房屋是否具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規劃是否明顯不可行(如待安置房屋未經綜合驗收不能投入使用;3、安置房因土地出讓金繳納不足不能辦理產權證等)。根據筆者的經驗教訓,在接受此類案件的委托時,首先要考慮的不是上述辦案思路和細節,而是訴訟程序的第一步,即案件能否被法院受理。在實踐中,法院拒絕受理此類案件的主要原因是“超越訴訟時效”。因此,律師在受理案件時,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發生糾紛訴訟時效最長多久
2021-01-03什么樣的裝修合同無效
2020-12-28公司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2-02環境污染案例判緩依據是什么
2020-11-30修路施工噪音大賠償嗎
2021-02-22對行政賠償數目不服要怎么做
2021-03-07賠償委員會的組成及如何做出決定
2020-12-27信訪處理意見可否申請行政復議
2021-02-08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可以重組
2021-01-01股東之間贈與股權有規定嗎
2020-12-16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限制嗎
2021-03-04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快速理賠需要報警嗎
2020-11-30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