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土地租賃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一是國有土地租賃,二是土地使用權租賃。國有土地出讓和土地使用權出讓都是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的方式。
在《土地管理條例》中,1998年2月17日頒布的《國有企業改革中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規定》(原國土局令第8號)首次提出并界定了國有土地租賃的概念,規定了國家對土地資產的處分方式。1998年12月24日頒布的《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明確規定,國有土地租賃是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的一種方式。根據國土資源部1999年7月27日發布的《關于規范國有土地租賃的意見》第一條規定:“國有土地租賃,是指國家將國有土地出租給使用人,使用人與土地管理部門簽訂一定期限的土地租賃合同的行為并支付租金。國有土地租賃是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的一種形式,是對出讓方式的補充。”《意見》第六條規定“國有土地出租時,承租人取得出租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出租的標的物復雜,不僅包括土地使用權,還包括土地上的建筑物和其他附著物。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著物出租時,其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予以出租。同時,土地使用權出租時,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著物也將出租。土地租賃一般與房屋租賃相結合,純場地租賃行為在整個土地使用權租賃市場中較為少見。由于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著物的所有權在土地使用權租賃中不發生轉移,承租人以支付租金為代價取得一定期間的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著物的使用權。期限通常較短,投資相對較少,方便靈活,出租人通過承租人支付的租金收回投資,因此,土地使用權租賃非常普遍,具體形式也很多。如商業柜臺租賃、各類商鋪租賃和房屋租賃,均包含土地使用權租賃。在國有土地租賃和土地使用權租賃的概念中,使用了租賃和租賃的概念,容易使人混淆。事實上,國有土地租賃與國有土地使用權租賃主要有以下區別:
首先,土地市場是不同的。國有土地租賃屬于土地一級市場;國有土地使用權租賃屬于土地二級或三級市場。第二,法律關系主體不同。國有土地租賃的主體是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國有土地使用權租賃是在土地使用者之間進行的,其主體出租人是通過劃撥、出讓(或轉讓)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受讓人;承租人是取得全部或部分土地使用權的行為主體,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著物,并定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三是土地使用者權益不同。《意見》第六條規定,“國有土地出租時,承租人取得出租土地的使用權。承租人支付土地租金并完成開發建設后,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或者按照租賃合同的約定,可以將租賃的土地使用權轉租、轉讓或者抵押。出租土地使用權轉租、轉讓、抵押,必須依法辦理登記。”租賃土地使用權轉租。承租人將租賃土地轉租或者轉租給第三人的,租賃土地使用權仍由原承租人持有,土地承租人與第三人建立追加租賃關系,第三人取得該土地的其他權利。
租賃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承租人轉讓土地租賃合同的,應當將租賃合同約定的權利和義務轉讓給第三人,變更名稱后租賃合同繼續有效。
租賃土地使用權抵押。從《意見》第六條的規定可以看出:
首先,可以單獨抵押租賃土地使用權,即可以抵押地上無建筑物、構筑物的租賃土地使用權。二是依法以地上建筑物、構筑物抵押的,可以將租賃土地使用權相應抵押。抵押權實現時,土地租賃合同同時轉讓。
劃撥土地使用權租賃。《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劃撥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第四十五條規定:“符合下列條件的,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房地產管理部門批準,劃撥的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權可以轉讓、出租或者抵押。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三)持有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著物的合法產權證書;(四)依照本條例第二章的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并支付土地使用權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以出讓、出租、抵押的價款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根據上述規定,劃撥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時,地上必須有合法建筑物或者其他附著物。也就是說,地上沒有建筑物或者其他附著物,簡單分配土地使用權就不能出租。同時,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房地產所有人以牟利為目的出租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地上建筑物的,應當將租金中包含的土地收益上繳國家。值得注意的是,土地使用者無合法理由出租、劃撥土地使用權屬于違法行為。土地使用權租賃。根據規定,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可以在規定期限內租賃土地使用權。未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不得出租土地使用權。一種是國有土地租賃,另一種是土地使用權租賃。國有土地出讓和土地使用權出讓都是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的方式。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任曉東,畢業于河北經貿大學法學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石家莊市律師協會會員。自2013年從業以來,做事沉穩干練,效果顯著,在代理案件的過程中,他以深厚的專業知識、精湛的訴訟技巧和高尚的職業道德贏得了同行和當事人的好評。堅持銳意進取,不斷探索新的業務領域。目前涉及的業務領域包括普通民事訴訟代理、婚姻家事糾紛、交通事故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動糾紛、房地產開發、公司事務、建筑工程糾紛等傳統業務,也包括公司合規業務、風險投資和企業并購、破產重整、不良資產處置、資產證券化等新興業務。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理念,為每位當事人提供便捷、有效的法律服務
死刑有訴訟期限嗎
2021-02-06多家企業出資成立新公司如何設立股東會
2021-01-13監護人實施家庭暴力,可以重新指定監護人嗎
2021-01-17老人如何確認監護人
2021-03-20未盡贍養義務有什么后果
2021-02-07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離婚房產確權訴訟需要被告到場嗎
2021-03-22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在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1-13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
2021-03-15公眾責任保險理賠時需要提供什么
2021-02-07工人在廠里受傷已買保險還需賠償嗎
2021-01-15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甘肅省校方責任保險管理工作暫行辦法
2021-02-26土地出讓收回可以再次出讓嗎
2020-12-05哪些房子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
2021-02-022014年土地登記代理人《法律知識》:平等原則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