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收入如何處理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劃分應遵循的一般原則是:(1)保護國家和集體土地所有權,國家和集體的土地所有權應該得到有效的保護,只有承包經營權可以分割,而不是土地所有權的分割線。(2) 《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和照顧子女、婦女權益的原則作出判決。《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在夫妻共同財產關系中婚姻家庭,婦女依法享有的權益不受侵犯。”第四十三條規定:“婦女對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依法享有與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不受夫妻收入狀況的影響因此,有必要保障離異婦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從而保障她們最基本的生活來源和生活條件。(三)有利于生產、便于操作和管理的原則。
夫妻離婚時,分割共同財產中的重要生產資料和種養業中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時,應當遵循有利于生產、便于經營管理的原則。比如有的離異婦女遠離原承包地,有的離異婦女沒有經營管理能力。如果允許他們離婚后繼續承包經營原夫妻共同承包的土地,難度更大,不利于土地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在離婚調解判決中,夫妻雙方原承包的土地一般分配給有經營、生產技術和管理能力的一方,經營者給予另一方經濟補償。
離婚時,土地經營權的分割一般采取以下方式:
(1)離婚婦女繼續承包土地經營權。
離婚婦女與丈夫仍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有承包土地經營能力的,雙方可以約定。協議不成的,人民法院在判決時,一般在有利于生產、方便經營管理的前提下,將離婚婦女應當承包經營的土地份額從夫妻共同承包的土地中劃出,交給離婚婦女經營繼續承包經營直至合同期滿,無需再簽訂合同。(二)離異婦女與丈夫不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距離較遠,繼續承包原土地,經營管理不方便,丈夫不愿代為耕種的,經丈夫同意,離異婦女可以與本集體經濟組織其他成員簽訂分包合同,將承包經營的份額轉包給他人,取得承包經營的土地收益。離異婦女與丈夫不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其所擁有的土地確實難以耕種或者轉包,又沒有其他收入來源,不愿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院可以責令其放棄。男方在扣除各項稅費后,按照當地當年(季節)平均土地產量向女方支付土地收入。離異婦女不能或者不愿繼續承包經營土地的,可以按照方便生產經營的原則,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有生產經營能力的男子,男子給予婦女經濟補償。有支付能力的,可以一次性支付;沒有支付能力的,可以分期支付。上述內容是對“離婚后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收入如何處理”問題的回答。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閱讀律師網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律顧問審合同要承擔責任
2021-03-17與外商投資有關規范性文件未公布的是依據嗎
2021-02-10商標轉讓協議協議不合法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19擔保法保證期間的規定
2020-12-08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如何避免事故
2021-03-17不寫離婚協議能離婚嗎
2020-12-31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和標準是什么
2021-02-16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玻璃窗意外掉落砸死男童,誰來負責
2021-01-20如何預防房屋中介糾紛,房屋中介糾紛怎樣防范
2020-12-12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抵押房的保險和購買人壽保險
2021-03-11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旅行社對被撞傷游客當否負連帶責任
2020-12-04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