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條征用土地,應當按照下列標準給予補償:(一)土地補償費;征用集約魚塘的,按照前三年相鄰耕地年平均產值的10-12倍計算;征用水面的,按相鄰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4-8倍計算;征用果園等經濟林地的,按相鄰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8-12倍計算;其他農用地被征收的,按照前三年相鄰耕地年平均產值的六倍至十倍計算。
5。征用未利用土地的,按照前三年相鄰耕地年平均產值的3至5倍計算。
6。征用農民所有的非農業建設用地,按照前三年相鄰耕地年平均產值的六倍至十倍計算。(2) 安置補助1。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按征用耕地面積計算。被征地單位農業人口人均耕地面積在征地前1/15公頃以上的,按征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5倍給予安置補助;人均耕地面積在1/15公頃以下的,人均耕地每減少150公頃,給予雙倍安置補助,但最高不超過征用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5倍。
2。征用其他農用地的安置補助,按土地補償標準的70%計算;征用閑置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非農建設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補助。(3) 地上附著物和幼嫩作物的補償。房屋及其他建筑物、構筑物的補償,按照重置價格確定。
2。搬遷費或者補償費按照農田水利工程設施、人工養殖場和電力、廣播、通信設施等附件等價替代的原則支付;青苗補償費一般按一個季度的產值計算,能按時收獲的不予補償。可移栽的苗木、花卉和多年生經濟樹種,應當繳納移栽費;不能移栽的,應當給予合理補償或者限價收購。前款規定的前三年耕地年平均產值每公頃不足1.8萬元的,按1.8萬元計算。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的具體標準,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確定,并報省級人民政府備案。第二十七條土地補償費應當向行使土地所有權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但被征用的土地由農民承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未將其他同等數量、同等質量的土地調整給農民繼續承包經營的,應當向被征用農民支付不低于70%的土地補償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有條件將土地補償費用于發展生產、解決農民生活的,經被征地農民同意后,可以統一安排使用。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法律援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7合同承諾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6新增固定資產價值如何確定
2021-01-19發生交通事故怎么報案
2021-03-20宅基地贈與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江蘇海門離婚兒童撫養費標準
2021-01-15房屋他項權證過了有效期的后果有什么
2020-12-23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還能追償賠償金嗎
2021-02-22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什么時候保險理賠不需要保單
2020-11-26人身保險可不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2女生告倒保險霸王條款
2021-01-10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三)
2021-01-15劃撥土地能否贈與他人,劃撥土地贈與所需證件和資料有哪些
2021-01-07城中村拆遷補償方案中,非農業戶口怎么補償
2021-02-20拆遷維權專業律師怎么選擇
2021-02-25小區拆遷怎么賠償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