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抵押房屋原則上不能交易,但抵押人與抵押權人協商一致的,抵押房屋可以交易。相關法律法規《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物權法》自2020年12月31日起施行。屆時,這一規定將被民法典取代,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失效。《民法典》施行前的規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一條:抵押期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物的,應當將轉讓所得清償或者交存抵押人提前抵押權人。轉讓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未經抵押權人同意,抵押人不得轉讓抵押物,但受讓人應當代表抵押權人清償債務,解除抵押權的除外。第一百九十二條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債權轉讓的,擔保債權的抵押權應當同時轉讓,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1) 如果開發商未通知銀行或買方,轉讓無效。
根據《擔保法》第149條及有關房地產抵押的法律法規,開發商轉讓已辦理抵押登記的房屋時,應當通知抵押權人,并告知買受人該房屋已抵押。如果開發商未通知銀行或買方,轉讓無效。這是對抵押房屋轉讓的限制。
根據這些規定,開發商必須提前告知銀行,并告知消費者房屋已抵押的事實,否則轉讓無效。(二)銀行可以依法行使抵押權,拍賣房屋償還貸款;開發商向銀行提供擔保或者償還貸款有問題的,銀行可以依法行使抵押權,拍賣房屋償還貸款。因此,對于購房者來說,購買已抵押房屋的風險相對較大。在這種情況下,把開發商和購房者之間的房屋交易手續和開發商和銀行之間的房貸發放手續銜接起來,就顯得非常重要。具體來說,購房者在與開發商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前,應該得到銀行的明確承諾。也就是說,銀行將密切配合,確保房貸在收到相應數額的房款后發放。理想的解決辦法是在簽訂銷售合同和解除抵押手續的同時,盡量減少兩個手續之間的時間差。總之,購房者只要把握好支付與解除抵押之間的合理銜接,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購房風險。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抵押房屋原則上不能交易,但抵押人與抵押權人協商一致的,抵押房屋可以交易。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區撞到人怎么認定責任的
2021-01-18多少周歲算童工,雇傭童工怎么處罰
2021-03-26法律咨詢費用怎么收取
2021-02-23購房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23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監護人
2021-02-05如何寫離婚協議書?
2021-02-14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雇傭關系怎么進行解除
2021-02-26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