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擔保法的司法解釋》第三十九條規定:“主合同雙方約定以新還貸的,除非保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否則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新貸款與舊貸款為同一擔保人的,不適用前款規定。”
在“以貸代貸”擔保合同中有三種擔保人:一是新貸與舊貸為同一擔保人;二是舊貸為甲方擔保人,新貸為乙方擔保人;三是舊貸無擔保人,新貸為乙方擔保人貸款有擔保人。
在第一種情況下,無論擔保人是否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主合同“以貸還貸”的事實,都應當對新增貸款承擔擔保責任。這是因為新貸還舊貸,導致原借款合同完成,從而免除了擔保人對舊貸的擔保責任。擔保人承擔新增貸款的擔保責任也是公平的,實質上并不增加擔保人的風險責任。因此,無論擔保人是否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以貸還貸”的事實,都應當對新增貸款承擔擔保責任。
在第二種情況下,由于新貸款償還舊貸款,擔保人對舊貸款的擔保責任被免除。因此,新貸款擔保人承擔舊貸款擔保人的擔保責任。在第三種情況下,舊貸款沒有擔保人,新貸款有擔保人。對債權人而言,原來的無擔保貸款已成為有擔保貸款。對于擔保人來說,相當于直接承擔貸款不能再歸還的擔保責任。在這兩種情況下,不僅債權人與債務人串通,未經保證人同意,實際變更主合同的借款用途,而且保證人承擔的新的借款擔保可能是無法償還的呆賬。在這種情況下,讓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違背了民法的公平原則。對于后兩種情況,如果債權人未告知新增貸款的擔保人以貸款還貸的事實,顯然是債權人與債務人惡意串通,騙取擔保人提供的擔保。此時,新貸款擔保人不應承擔任何責任。至于債權人證明新的借款擔保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如何以貸還貸的事實,一是借款合同中明確約定借款目的為“以貸還舊”、“以貸還貸”、“再貸”,足以證明擔保人知道事實以貸還貸。新貸款的擔保人在知道貸款將要償還時愿意為新貸款提供擔保。無論擔保人屬于上述哪種情況,擔保人都不得要求免責。二是寫出貸款的實際用途“還貸”,并請擔保人在說明上簽字蓋章。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競拍之后出限購政策
2021-03-12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侵權人應賠償哪些損失和費用
2021-01-22地役權未經登記對受讓人不具有約束力嗎
2020-12-24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超市摔倒超市負什么責任
2021-02-24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集資房轉讓需繳納什么費用
2020-11-16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員工簽訂競業限制條款注意事項
2020-12-11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人身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3-12交通事故傷人后保險公司理賠流程
2020-11-18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