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物是指他人遺失的動產。也就是說,丟失的財產不是無主財產,也不是所有權人(法定占有人)遺棄或者因他人侵權而丟失的財產,而是所有權人不小心丟失的動產。遺失物能否成為善意取得制度的客體,取決于遺失物的存在狀態是否具有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以及法律特別是物權法是否有禁止性規定。中間人的權利:
<1。報銷費用的要求。拾得人可以要求返還為保管遺失財產而支付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應當在拾得遺失物時向拾得人支付約定的報酬。三。留置權。拾得人部分支付拾得人和保管部門為保管遺失物支付的必要費用,或者承諾向拾得人支付報酬的,拾得人和保管部門可以行使留置權。因拾得人惡意侵占遺失物,賠償或獎勵的請求權將喪失。中間人的義務:
1。發現人有義務報告遺失的財產。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后,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保全部門。保全部門指導權利人的,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遺失物。如果不知道,應及時發出通知。遺失物在寄存或者認領前,拾得人有義務妥善保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遺失物毀損的,拾得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否有權保管遺失的財產?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否有權利保管遺失的財產?應該是義務而不是權利。沒有義務。因為他們沒有民事行為能力,所以沒有相應的義務。
例如,如果你讓一個10歲的孩子管理財產,他就沒有能力這樣做。
2。造成損失的,監護人是否承擔賠償責任?是的。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應當自行賠償。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由監護人賠償。以一個10歲的孩子為例。他沒有民事行為能力,但不能損害他人的財產。財產損失,自然需要賠償,自己也不能賠償,由父母賠償
發現遺失物應當返還的,依照《物權法》的規定
發現遺失物應當返還是處理遺失物的原則,遺失物立法應當對此作出規定。例如,《德國民法典》第965條規定:(1)發現和占有遺失物的人應立即通知遺失物的人或所有人或有權領取遺失物的其他人。(2) 拾得人不認識有權領取財產的人或者不知道有權領取財產的人在哪里的,應當立即將遺失的財產和可能與確定有權領取財產的人有關的重要情況報告主管機關。失物價值不超過10分的,不需要報告。第967條規定了交付義務:拾得人有權利和義務根據主管機關的命令將遺失物或拍賣所得交付主管機關。《瑞士民法典》第720條規定,發現遺失物的人應當通知失主。失主不明的,應當將失物送交派出所或者采取適當措施查找。(2) 如果遺失物的價值明顯超過10法郎,發現人有義務將遺失物交給警察局。
我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規定,埋藏物、隱匿物的所有權人不明的,歸國家所有。對上繳的單位和個人,收受單位應當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失物、漂流物、流浪動物被發現的,應當返還失主,所發生的費用由失主報銷。《鐵路旅客運輸條例》第五十五條規定,旅客遺失的物品應當返還貨主。旅客下車后,應當制作旅客運輸記錄,注明貨物名稱和交站件數。如果無法確定,則應將列車移交至終點站。我國臺灣地區《民法》第803條規定,應當告知遺失物的所有人。
如果你不知道主人或主人的位置不明,應該向警察局或自治機關透露或報告。報告時,應交給業主保管。第804條規定,遺失物被發現后,失主在一定期限內不認領的,拾得人應當向派出所或者自治機關報告并交存。
以上是小編給你的解釋:“什么是失物,拾得人有什么權利。”。我們知道丟失的財產可以索賠,這是法律允許的。但是,拾得失物時,拾得人負責拾得失物。因此,在此期間將發生各種費用。此時,中間人有權要求賠償。欲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前往律霸進行專業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犯罪特征有哪些
2021-01-03存量房交易的程序有哪些呢
2021-02-17在什么情況下,軍人婚姻不會受到法律保護
2020-11-21涉外婚姻證書認證程序是什么
2020-12-13喪失勞動能力的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7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保險公司違規理賠怎么處理
2021-01-16法律對保險公司境內外代表機構設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8理賠遭拒消費者狀告保險公司
2021-03-08土地流轉協議合同怎么寫
2020-11-16租房開酒店,如何分割拆遷補償款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