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變動的原則是什么?
一般來說,物權變動原則包括公示原則和公信原則。公示是物權變動具體方式的抽象,公信力是物權變動具體效果的抽象。公示原則是物權變動時,通過法律手段將物權變動的事實向社會公開。物權具有主體的世界性和效力的排他性,這就決定了物權變動的事實必須以一定的方式公開,以使第三人知道物權變動的事實,保證交易的安全。根據物權法原則和我國物權法的規定,物權變動公示有不動產登記和動產交付兩種方式。
一般來說,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消滅,依法登記后生效;未經登記,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轉讓,交付后生效。但是,除了上述兩種方法外,我國《物權法》還對物權變動的效力作了其他規定。一是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造成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法律文件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生效時生效。二是通過繼承或者遺贈取得的,從繼承或者遺贈開始生效。第三,因依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造成物權成立或者消滅的,物權實現時生效。第四,在上述三種情況下,享有不動產物權的人在處分不動產物權時,如果需要依法登記,則不具有生物權效力。公信力原則是物權變動的公示方式。即使物權狀態與物權狀態不一致,法律仍然承認其與物權具有同等效力。根據這一原則,物權公示方式具有公信力。物權變動只要符合法律的公示方式,就具有相應的法律效力。公信力原則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使物權秩序穩定。無論物權人實際上是誰,只要是合法的公示程序,就被認定為合法物權,帶有明顯的“偽”色彩。因此,有學者指出,公示原則要求各種公示方式必須準確反映產權變動的結果,使公眾能夠了解產權變動的實際情況,但公信力原則對此沒有要求。應該說,無論是公開原則還是公信力原則,其初衷都是維護交易安全。公示原則的主要功能是使物權變動的事實公開,使第三人能夠“知道”;公信原則的功能是使物權變動的事實生效,使第三人能夠“信任”。物權法雖然主要是調整客體的靜態秩序,但也調整了客體的動態秩序,即為交易安全提供法律保護。公益信托原則的主要功能是保護民事交易活動中的善意受讓人,使善意第三人在與他人進行交易時只能依靠公示的內容,而且不需要檢查公示內容是否真實,對方是否真的享有權利。但是,要真正實行公信力原則,必須有相應的配套制度。
以上是本書編輯對這個問題答案的整理律師網.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來找我律師網征求意見。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具有哪些要素才生效
2021-02-18國有金融資本是指什么
2020-11-24怎樣能撇清婚內債務
2021-03-11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違反同一部法律的多項規定如何處罰
2021-03-18法定假日加班工資按最低工資給合法嗎
2020-11-19對移送或指定管轄的裁定
2021-02-20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
2020-11-18發生車禍有傷員怎么賠償
2020-12-12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事業編會被辭退嗎
2021-03-02超市購物車小孩摔死,應當由誰負責
2020-12-05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人事外包協議
2020-12-12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