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土地性質的不同,土地使用期限也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長期限,按照下列用途確定:(一)居住用地70年;(二)工業用地五十年;(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四)商業、旅游、娛樂用地四十年;(五)綜合或其他用地五十年。第二,寺廟用地屬于第四類和第五類。【1957年以后,許多佛教寺廟的房地產歸當地政府房地產管理局所有。在此期間,寺廟房屋和土地的產權屬于政府房地產管理部門。但其性質仍然是宗教財產,其財產權并未轉移。【三是宗教土地的特殊性。對其性質和使用期限、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沒有明確規定。國土資源部《全國土地分類(試行)》(國土資發[2001]255號)將宗教用地列為“特殊用地”。目前,對宗教用地的使用期限沒有明確規定。暫時可以認為是永久的。“特殊用地”的相關規定可以再查一遍。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克扣工資和拖欠工資規定有哪些
2021-03-01撫恤金與遺產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5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訂立勞動合同有哪些程序
2020-12-17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0-12-11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2020-12-14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保險理賠的依據嗎
2020-11-29什么是保險詐騙罪
2021-02-23《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委托代理人需要辦什么手續?
2021-01-22土地出讓方式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6什么是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2-01土地流轉補償款是如何的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