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產權房的定義是指什么?“小產權房”是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一種共有產權,而不是一個法律概念。所謂“小產權房”,是指建在農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不繳納土地出讓金等相關費用。其產權證不是由國家房管部門頒發的,而是由鄉政府或村委會頒發的,因此被稱為“農村產權房”,又稱“小產權房”。所謂小產權,房產證是鄉政府頒發的,其實沒有不動產產權。這類房屋沒有國家頒發的土地使用許可證和預售許可證,國土房管局也不會對購房合同進行備案。所謂產權證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產權證。二是購買小產權房有哪些風險?一是法律風險,因為農村產權房只具有普通商品房的使用性質,卻不具備普通商品房的法律性質。因此,商品房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和制度對小產權房無效,難以保障購房者的權益。
2。政策風險
購房者與開發商簽訂合同并支付房價后,如果有關部門對農村產權房建設項目進行整改,部分項目可能會被叫停甚至被迫拆除。所以結果就是購房者只能向開發商索要購房款,而購房者可能會面臨無法獲得房子的尷尬局面,同時也無法及時索要購房款。
另外,購房后國家征地拆遷,由于農村產權房不具備國家承認的合法產權,買受人不是合法產權人,所以他很可能拿不到產權的拆遷補償,而作為實際使用人的拆遷補償與產權補償相比是非常小的。農村產權房的開發建設沒有受到明確規定的制約,開發建設的監管也缺位。然而,農村產權房的發展卻得不到銀行貸款的支持。在開發過程中,大量的開發資金沒有受到政府和銀行的監管。開發建設主要依靠開發商的自律。一旦開發單位的資金或其他環節出現問題,很可能成為爛尾工程。如果購房資金在沒有任何資質和監管的情況下交給開發單位,對購房者來說存在很大的風險,比如資金安全、開發商資金是否按時到位、能否按質量按時交房等。同時,沒有開發單位資質,很難保證房屋質量和售后保修。而且,入住后的物業管理也容易出現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轉讓、出租用于非農建設。農村宅基地屬于集體所有,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權。農民向城鎮居民出售房屋的交易行為不受法律的承認和保護,不能辦理土地使用證、房產證、契稅證明等法定手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無效法院怎么執行
2021-01-31二房東可以開房屋租賃發票嗎
2021-01-16律師可以為委托人提供哪些服務
2021-01-30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09我國法律規定的禁止的婚姻行為有哪些
2020-12-18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起訴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2-04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異地買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23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符合條件的職工是否可以申請變更無固定期的合同
2020-12-12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外包的意義
2020-12-16如何合法辭退員工
2020-11-08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