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法股東訴訟被告
股東代表訴訟,又稱派生訴訟、股東代位訴訟,是指當公司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卻怠于起訴時,公司的股東即以自己的名義起訴,而所獲賠償歸于公司的一種訴訟形態。英美法系國家以及大陸法系國家對股東的此項訴訟權利均有規定,均賦予股東提起代表訴訟的權利。
二、股東代表訴訟的前置程序
1、“竭盡公司內部救濟”規則
股東具備了提起股東代表訴訟的原告資格,并不等于股東在公司遭受不正當行為損害時可徑行代表公司提起訴訟。
股東提起代表訴訟的前提條件是公司拒絕或怠于由自己直接向實施不正當行為的當事人提起訴訟,股東未征求公司是否就該行為提起訴訟的意思前,不應該也不可能提起代表訴訟。
只有在股東請求監事會、董事會等采取必要措施行使公司的訴訟請求,而公司明確拒絕股東請求或者對股東請求置之不理時,股東才能向法院提起代表訴訟。這就是各國公司法通常都規定的“竭盡公司內部救濟”規則,也稱前置請求規則。律師對此的理解是:公司是與股東個人相對獨立的法人,股東代位公司行使訴權,必須最大可能地尊重公司的法人資格。同時,這種“竭盡公司內部救濟”的方法可以給公司檢查自己行為的機會,如果公司管理層同意股東的控訴請求,公司便有機會和原告在正式起訴前達成和解。
公司法第151條即規定了該規則,即股東在提起代表訴訟之前,應該請求公司的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或者董事會或者不設董事會的執行董事向人民法院起訴。
如果其請求得不到滿足,公司沒有合理的理由卻最終拒絕或怠于起訴,股東則可以提起代表訴訟。但在諸如有關財產即將被轉移、有關權利的行使期間或者訴訟時效即將超過等緊急情況下,股東有權立即提起代表訴訟。可見,前置程序的設置能夠減少不必要的訴訟,也能夠促使公司提起訴訟,避免濫訴。
2、股東代表訴訟的和解與撤訴之司法審查
一般的民事訴訟中原告可以處分自己的實體權利,可以和被告和解。通過和解的方式來解決股東代表訴訟的實體問題,是符合訴訟經濟原則的。然而,股東代表訴訟的和解與一般的民事和解不甚相同,由于股東個人的利益有可能與代表訴訟中被代表的公司利益發生沖突,若原告股東在代表訴訟中與被告達成和解或自動撤訴,從而在訴訟之外得到個人的不正當利益(例如由公司高價收購其股票等),則完全背離了股東代表訴訟的制度目的。
有鑒于此,為防止股東濫用訴權而損害公司利益,確保其和解內容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人民法院應當以是否損害公司和其他股東的利益為標準,嚴格審查股東與被告公司簽訂的案外和解協議或者撤訴請求。
凡未經法院批準的和解協議或者撤訴均不具有約束力。以后公司仍然可以間接訴訟中的同一事實和理由向人民法院提起直接訴訟,或者公司其他股東以同一事實和理由而提起代表訴訟。
人民法院“在審查和解協議時,應當綜合考慮協議中同意賠償公司損失的金額在公司應當獲賠金額中的比例、原告股東勝訴的可能性以及被告的償付能力等因素。若人民法院認為,和解協議明顯侵害公司和其他股東的利益,嚴重違背誠信原則和公序良俗,則有權否定和解協議之效”,同時,原告股東應將和解內容通知公司,并對受到影響的其他股東進行通知或者公告。其他股東對和解提出異議,經法院許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而要求撤銷和解。
一個公司出資人就是公司的股東,股東根據其認繳的份額承擔有限的責任,這是我國公司最典型的特征,我國兩大類公司類型,股東對于企業的債務都是承擔有限制責任的,與之不同的是合伙企業,屬于合伙組織,合伙人對于組織的債務等都是承擔無限責任的。
有限公司股東變更程序是什么
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質押需要其他股東同意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糾紛處理指南
2021-02-28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立案標準
2020-11-13行政訴訟敗訴的后果
2021-01-29養老服務機構超出業務范圍活動的如何處理
2021-01-11科創板與新三板的區別
2021-03-07新三板定增對象
2020-12-16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冒領退役軍人傷殘撫恤金如何處罰
2020-12-28格式合同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2021-02-22房屋拆遷安置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4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勞務派遣原則
2021-02-08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保險公司墊付方式是什么
2021-03-23法律上分紅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