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只有人類智慧從未創造過的信息才能受到知識產權的獨家保護,而人類社會存在的各種信息,包括積累的知識成果,都屬于知識產權法的公共領域,任何人都可以在不受其他法律控制的情況下自由使用;
第二,知識產權只保護特定的而不是所有的創新性知識成果,相當數量的創新性知識成果也屬于知識產權法的公共領域,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可見,知識產權客體的“創新”意味著知識產權不是設定在公共資源上的排他性權利,不會減少公共資源。同時,知識產權的公共領域是基于其信息性而共享的,任何人的使用都不會妨礙或阻礙他人的使用。也就是說,無論誰利用公共領域的智力成果,創造出新的智力成果,都不會影響他人同時重用或利用公共領域“夠用同樣好”的智力成果。許多對知識產權的質疑和批評沒有意識到知識產權保護的是不屬于現有公共領域的“創新”知識成果,沒有意識到知識創造的價值。因此,他們錯誤地認為知識產權是一種將公共領域(知識公地)等一部分公共資源私有化的產權,但也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知識創造的價值,公共領域作為信息集合的共性進一步錯誤地認為知識產權的存在阻礙了他人再次學習和創新的機會,因此反對知識產權的“私有”性質。
事實上,知識產權從來沒有將公共領域的信息劃入特定人的專屬范圍,其客體是特定人基于公共領域通過自己的智力勞動創造的新的智力成果。任何人都不能通過利用杠桿原理(公共資源)創造發明(智力成果)來申請杠桿原理的專利權。因此,對創新智力成果設置專有權并不會減少公共領域的公共信息資源,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共領域還會不斷擴大。這顯然不同于產權。比如,任何一塊土地的產權都設定在原本屬于公共領域的資源上,任何一種有形資源都不共享。因此,許多產權作為一種專有權,確實縮小了公共資源的范圍。由于知識產權的客體不是公共資源,而是具有特定智力的人所創造的勞動成果,而這種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始終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或者說是人類生存和進步的根本原因。那么,從正義的角度來看,毫無疑問,創作者的知識成果應該以私有產權的形式得到獎勵和獎勵。另一方面,將創新智力成果的利益分配給那些不通過分享而工作的人,而不是通過某種排他性的方式分配給創造者本身,會更公正嗎?換言之,“白手起家”是否比“為工作而有所獲”更為單純?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此,知識產權作為鼓勵知識創新的私權,不僅不損害公共利益,而且維護社會公平。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果動遷款被家人拿了怎么辦
2021-01-28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履約保證金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1-03-22死人注銷戶口有期限嗎
2021-02-08起訴之后被告變更法人是否違法
2021-02-24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2020如何確認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有什么特征
2021-03-13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嗎
2021-03-04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0-11-09保險公司把被保人寫錯了怎么理賠
2021-03-06保險代理人管理規則有什么
2020-12-04什么是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