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違反前款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法第二十二條規定,股東大會、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無效。
股東大會、股東大會、董事會的召集程序和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或者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決議。股東依照前款規定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司的請求,要求股東提供相應的擔保。
公司根據股東大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辦理變更登記,人民法院宣告該決議無效或者撤銷該決議的,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撤銷變更登記。
公司法第34條規定,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決議、監事會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股東可以要求查閱公司的會計賬簿。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帳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要求,說明查閱目的。公司有合理理由認為股東查閱會計帳簿的目的不正當,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查閱,并應當自股東提出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答復股東并說明理由書面請求。公司拒絕檢查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檢查。
公司法第153條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損害股東利益的,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六十九條規定,“發行人和上市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公司債券募集辦法、財務會計報告、上市報告文件、年度報告、中期報告、臨時報告中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報告和其他信息披露材料,致使投資者在證券交易中遭受損失的,發行人和上市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發行人和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及保薦人、承銷證券公司應當與發行人、上市公司承擔連帶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發行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有過錯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與發行人和上市公司一起賠償。”對于這一規定,常吉律師認為,這也是我國關于股東直接訴訟的規定。同時,其索賠為:賠償損失。這類訴訟的訴訟時效,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的規定,即:“向人民法院申請保護民事權利的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的人身效力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行政處罰辦結后多長時間立卷
2020-12-15原產地標記與商標的區別
2020-12-13離婚協議書如何簽訂
2021-01-04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中國保監會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2020-12-19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人壽保險理賠有怎樣的標準
2021-02-14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包括哪些
2021-01-31分紅險幫您巧理財
2021-02-19簽土地承包合同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2021-02-14土地承包糾紛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20回遷地辦理土地轉讓的費用是多少
2021-03-26土地流轉政策
2020-11-19拆遷補償方案可以不公告嗎
2021-03-24國有土地使用權拆遷后怎么處理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