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在申訴中稱,他自1984年進入該醫院處工作,現發現醫院一直未給他繳納社會保險,于是申請勞動仲裁,要求醫院繳納1984年至今的養老、醫療保險及經濟補償金7440元。
該醫院表示,勞動法于1995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1984年勞動法尚未頒布,故王-寶要求自1984年補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主張無法律依據,王-寶并非該院正式職工,且臨時工的稱謂1998年已取消,此前對用工單位給臨時工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尚無明確的法律和法規的規定;對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是《勞動合同法》,該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所以不同意王-寶7440元經濟補償金的請求。
經審理查明,王-寶單獨從事設備設施的制作、維修工作,2006年后由該醫院總務處管轄,當時的主要領導決定,給王-寶撥工料款,讓其購買材料并負責管理,申請人的工資也隨工料款發放。2006年后,王-寶的工資正式隨全院職工按月發放。王-寶月平均工資為固定工資612元,低于濱城區最低工標準(620元)。上述事實有庭審筆錄、調查筆錄、工料領取憑證、工資單等證據在案佐證。
仲裁委認為,2006年后,王-寶歸入醫院總務處管理,工作性質、工作地點等均未改變,工資開始按月發放。申請人提交自1995年1月至2005年年底領取工料款的證據一宗正好印證上述事實,對其1995年1月參加工作的時間,予以確認。王-寶主張的1984年參加工作,未能提交有效證據,不予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于1995年1月1日頒布實施,對用人單位為其職工繳納社會保險事宜正式立法。王-寶現在還在該處工作,醫院未給其繳納工作期間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應為申請人補繳自1995年1月1日至今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08年1月1日頒布實施,醫院欠繳王-寶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被申請人應支付申請人經濟補償金,因申請人月平均工資低于濱城區最低工資標準,應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即620元×2.5=1550元。
最終,仲裁委裁決如下:該醫院為王-寶補繳1995年1月1日至今的養老保險及醫療保險(雙方按各自應承擔的比例繳納)。滯納金由該醫院承擔。該醫院支付申請人經濟補償金1550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有限合伙承擔什么風險
2020-12-02兒媳女婿有贍養義務嗎
2020-12-11管轄異議答辯狀怎么提交
2021-01-10蓄意縱火不傷人怎么判
2021-01-05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不知道借車人無證出事故承擔多大責任
2021-03-11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人身保險內容有哪些
2020-12-04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買二手車保險沒轉怎么辦
2021-02-03違反最大誠信原則所帶來的保險糾紛
2021-01-20投保人告知義務解析
2021-01-27荒山土地承包合同有什么內容
2021-01-30漁業承包合同的范本(一)
2020-12-05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