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未經許可簽署的協議是否有效
法定代表人與投資者、股東、合伙人簽署的協議對合同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發生責任后果時可以按協議行事。但是,違反法律法規或者行政法規的,屬于無效合同,法定代表人應當依法登記備案,這是法定的強制性規定。只要合同登記備案,就要承擔法定代表人的責任,其中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公司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經營,法定代表人依法應當承擔責任的,與投資者、股東、合伙人簽訂的豁免協議中的豁免協議為無效合同。比如,當公司違法,需要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責任,應當給予行政拘留時,公安機關仍然會抓人
公司法人錯簽合同的后果是什么P>1。在股東協議、合資合同、公司章程中增加相關免責條款,防范風險傳統公司法理論中有“商事判決規則”,即董事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在作出商事判決和決定時,出于善意,盡到了注意義務,即使作出了錯誤的決定,也可以免除高級管理人員的法律責任,我國《公司法》沒有明確規定“商事判決規則”,司法實踐中也存在爭議。針對這種情況,我國公司可以考慮在公司章程中增加以下類似規定,以降低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風險:,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在董事會和公司章程規定的職責范圍內的行為,不承擔個人法律責任,但構成玩忽職守、嚴重失職的除外,以及違法肆意瀆職或故意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p>
根據上述協議,董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因公司經營活動向公司提出索賠或承擔責任的,由公司承擔全部責任,但導致索賠或承擔責任的行為不得構成營私舞弊、嚴重失職行為,肆意瀆職或者故意損害公司利益的。董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因上述索賠遭受損失的,公司應當賠償損失,并賠償其合理的律師費和其他費用p>
2。通過集體決策規避風險,應當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行為提出明確的異議,并記入有關會議記錄p>
根據我國《公司法》的相關理論,公司的重大經營活動應當由股東會或者董事會決定,除非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否則視為公司的決定,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經理擔任法定代表人時,股東會或者董事會應當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對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作出決定;同時,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行為,也應當在相應的會議記錄中明確提出異議,避免可能發生的法律風險
2002年1月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第二十四條規定:“經股東大會批準,上市公司可以為董事購買責任保險。但是,董事因違反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而承擔的責任除外p>目前,我國主要保險公司都為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投保了高管責任風險保險。當董事因履行職責需要承擔相應責任時,保險公司可以對該部分進行賠償,以規避董事的人身財產風險。公司可考慮建立執業責任風險保險制度,由公司為法定代表人和董事購買責任保險,與公司法人私下簽訂協議,盡可能降低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風險,要知道協議內容是否有效,不要盲目簽訂協議給自己帶來各種損失。如果您對公司法人簽署的協議的有效性有疑問,建議您點擊律霸在線咨詢系統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產繼承訴訟時效為多長時間
2021-01-10固定資產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0-12-03被紀檢委留置后嚴重嗎
2020-11-12最高法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規定
2021-02-16仲裁員在仲裁過程中應該做什么
2021-03-10公款不能轉給私人賬戶嗎
2021-03-05買賣合同中關于擔保合同只主要規定有哪些
2020-11-23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競業限制協議每個月應該給補償嗎
2021-02-19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肇事司機死亡,可否要求其家屬賠償
2021-01-22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2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2-21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農村舊房改造屬于征地拆遷嗎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