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協議和解密期限不是一回事,也沒有必然的聯系,保密期限的含義是接受商業秘密的員工應當保守商業秘密,這有點像法律義務。現在企業通過與員工簽訂保密協議,進一步規定了保密義務。與競業禁止不同,保密義務可以是終身的。只要商業秘密仍然處于未公開狀態,員工就必須一直保守秘密(無論是在職還是離職后,或離職后多少年)。解密期沒有期限
解密期的含義解密期的“秘密”是指“商業秘密”。什么是商業秘密?商業秘密,是指設計資料、程序、產品配方、生產工藝、生產方法、管理訣竅、客戶名單、來源信息、產銷策略以及其他不為公眾所知,能夠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權利人認為實用、保密的。在實踐中,商業秘密對雇主具有重要意義。如果商業秘密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很可能給用人單位帶來致命的打擊
因此,很多用人單位一般都會采取保密措施,包括簽訂保密協議、建立保密制度以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根據我國立法,早在1996年,我國勞動部《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就規定:“用人單位與掌握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商業秘密的事項時,可以約定在勞動合同解除前或者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內(不超過六個月),調整工作崗位,變更勞動合同的有關內容。”法律賦予用人單位使用解密期限保護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權利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第二項規定:“用人單位與掌握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就保守企業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達成協議的勞動合同,可以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前或者勞動者提出終止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內(不超過6個月),變更勞動合同的有關內容,“解密期”實際上違背了《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精神。前者賦予勞動者“只要提前30天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而解密期則將提前通知期延長至最多6個月,沒有法律規定“解密期”不能約定,但當《勞動合同法》作為上位法時,與《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相抵觸,作為部門規章,應先適用上級法。一些公司會選擇采取解密期,以保護自己的商業秘密。這樣,與競業限制相比,公司不需要支付額外的經濟補償,因此保密期和解密期有很大的區別。我希望您在簽訂相關合同時能仔細閱讀并確認。以上是為您總結的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遇到復雜的法律問題,律霸.com還會為您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信托收益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1-06涉外婚姻該如何辦理結婚證
2021-03-10法律援助辯護的種類和適用情形
2021-02-10股權激勵是一種融資嗎
2020-11-152020金融消費者權益如何保護
2020-11-26已婚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17交通事故應由誰管轄
2020-12-12簽訂了勞動合同跟是否在試用期內有關系嗎
2021-03-07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合同糾紛結案須多長時間
2021-01-10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離婚后保險受益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31事先未出示條款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21撞死流浪漢 保險公司可不理賠第三方責任險?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