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名股東與顯性股東的關系和區別是什么? 隱名股東又稱實際投資者,是指依照書面或者口頭約定委托他人代為持有股份的股東。與隱名股東相對應的股東通常被稱為記名股東。顯性股東是指在公司隱名投資過程中,同意以自己名義出資并登記的一方。隱名股東,是指投資者為逃避法律或者其他原因,以他人名義設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義出資,但在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工商登記簿上記載為他人的投資者。相應地,表見股東(或注冊股東)是指在工商登記資料中記載但沒有實際出資的股東。隱名投資,是指投資者實際認購該項投資,但公司章程、股東名冊、股份(僅限記名股份)、出資證明書、工商登記簿表明他人為股東的一種投資方式。在這種投資方式中,實際進行投資并享有投資收益的人被稱為“隱名投資者”“實際投資者”或“隱名股東”,投資公司公示的投資者可以稱為“表見股東”,而隱名股東與表見股東之間權利義務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股東資格的認定和行使權利的便利性上確定隱名股東的身份。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有協議
盡管本協議對公司沒有約束力,但在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仍然有效。隱名股東對顯性股東的約束不僅是隱名股東的依據,也是證明隱名股東對公司實際貢獻的有力證據
在實踐中,部分隱名股東不參與公司的經營,由顯性股東承擔全部責任,有些人以自己的名義行使權利。由于公司的法人性質,公司其他股東有權知道投資者是誰。隱名股東以自己的名義參與公司的經營活動,行使股東的權利,是公司和其他股東知道并認可隱名投資存在的證據。因此,許多地方法院將隱名股東是否真正參與公司經營作為確認隱名投資關系的重要條件,我國法律法規沒有對部分行業和企業的股東身份進行限制。例如,外國自然人不得成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股東。在實踐中,一些人采取匿名投資的形式參與合資企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隱名股東向法院提起確認訴訟,法院將不予承認。無論是隱名股東還是顯性股東,都會承擔較大的風險,在司法實踐中,隱名股東的認定必須經股東大會研究批準后進行。由于隱名股東有很大的自由度,一般需要對相關事項負責,因此在認定相關問題時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以上就是相關答案。如果您有任何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有哪些種類
2021-02-27違章建筑拆遷補償到底該不該
2021-01-07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什么時候交付
2020-11-25好友玩失蹤是否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021-03-01口頭承諾贈與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25在哪里辦理結婚手續
2021-01-07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口頭協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