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有企業改制采取重組、聯合、兼并、租賃、承包經營、合資經營、國有產權轉讓、股份制等多種形式,包括國有股轉讓、參股企業、國有股轉讓、國有股轉讓、國有股轉讓、國有股轉讓、國有股轉讓、國有股轉讓、國有股轉讓、國有股轉讓、國有股轉讓、國有股轉讓、國有股轉讓、國有股轉讓、國有股轉讓、國有股轉讓、國有股轉讓、國有股轉讓、國有股轉讓、國有股轉讓、,(二)國有企業改制方案可以由國有產權控股單位或者改制企業主管部門制定,或者重組企業或者其委托的中介機構。然而,改制企業不得制定將國有產權轉讓給企業經營者的改制方案。(三)國有企業改制方案應當包括以下主要內容:企業概況和近三年的資產、財務狀況改革的基本原則、目標和程序、資產處置計劃和職工安置計劃,國有企業改制方案由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審查,并經企業主管部門審查,按照國企改革[2004]10號文件的規定報批。國有企業改制涉及財政、稅務、勞動保障、國土資源、社會公共管理等有關審批事項的,未經批準,不得實施,報市有關部門審批,再報市深化辦協調審批
(一)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需要對企業的資產、資本進行清查評估。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要認真核定和界定國有產權,嚴禁隱匿國有資產。企業法定代表人、財務負責人應當對驗資范圍、報送的資產和財務報表的完整性、真實性、準確性出具承諾書,并對結果負責。在上次清算、驗資有效期內的,經國資委批準,不得進行清算、驗資。所有改制為非國有企業的企業,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其法定代表人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經中介機構經濟核定后,按規定程序和要求報企業主管部門,由企業主管部門提出初審意見,報市國資委批準。根據審批權限,市國資委對申報的不良資產在200萬元(含200萬元)以內的,進行審批。200萬元以上由市國資委審批后報市政府批準。核銷審批通過后,企業需建立“銷賬備案”管理制度,對“銷賬記賬”收回的資金給予一定的獎勵。(3)國有企業改制必須以資產、驗資和經濟責任審計為基礎,按照《企業國有資產評估管理暫行辦法》(國務院國資委令第12號)的規定,聘請中介機構對資產和土地使用權進行評估。企業的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商譽等無形資產必須納入評估范圍。經濟責任審計與資產評估不得委托同一中介機構進行。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和資產評估結果,必須在正式報告發布前在國有產權控股單位或主管部門組織的改制企業內公示,公示時間不得少于7個工作日。資產評估結果經主管部門初審后報國資委批準或備案。涉及國有土地資產處置的,應當將評估結果報市國土資源局確認。重大評估項目由國資委組織專家評審。(4)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選擇并委托中介機構進行資產驗證,經濟責任審計與資產評估(5)企業改制涉及資產剝離的,按照有關規定執行(1)國有企業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正確處理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要從加快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維護穩定的大局出發,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形成合力,努力在穩定中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在改革中促進穩定和發展。要建立競爭機制,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民間資本等多種所有制經濟參與國有企業改制,形成多元化股權,促進企業制度創新和機制轉換。積極引進外部戰略投資者,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和人才,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2)各有關部門要加強聯系和密切合作,完善國有企業改制監督檢查制度。要加強對國有企業改制的指導和監督,建立重大事項通報制度和重大案件報告制度,及時發現并嚴肅查處國有企業改制中的違紀違法案件(財政部令第3號)在具有國有產權交易資格的產權交易機構進行,信息公開,通過招標方式傳遞。轉讓方式可以是拍賣、競價或者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成交價格低于評估結果90%的,暫停交易,經有關產權轉讓審批機關同意后方可繼續交易。公開征集后只有一個受讓人的,或者經國資委審核、市人民政府批準的,可以協議轉讓。協議轉讓的,受讓人的基本情況,交易價格和轉讓股權比例的確定應當公示(2)國有產權轉讓給企業管理的,必須按照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通知的有關規定執行國務院、財政部關于印發《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規定》(國資發〔2005〕78號)。企業經營者國有產權轉讓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轉讓意向、參與人、認購股份、參與形式等,企業經營者不得參與國有產權轉讓決策、財務審計等,離境審計、資產評估、底價確定等重大事項。嚴禁買賣國有產權。經營者對企業經營業績下降負有責任的,不得參與企業國有產權的收購。(3)國有產權轉讓價款原則上應當一次性支付。確有困難的,可以通過出讓方與受讓方協商,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國資委批準,分期支付,但不得超過一年,首付不得低于轉讓價款的30%。其余價款由受讓方依法擔保,并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向轉讓方支付延期付款期間的利息。任何國有產權的轉讓,都不得采取一定比例的優惠待遇(4)國有企業采取產權方式的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青海省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1-29律師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的基準價如何確定
2021-01-20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因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生爭議,由誰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22到法院能和娘家人斷絕關系嗎
2021-03-02銀行卡被司法凍結了,公安局會聯系嗎
2021-03-08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集資房上市要交什么錢
2021-01-04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勞動仲裁委直屬哪個部門管轄
2020-11-12勞動爭議能主張前幾年的年假嗎
2020-12-14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