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一年后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提起訴訟,勞動仲裁后,符合法定條件的,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向法院提起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自作出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一)勞動報酬追索權、工傷醫療費追索權,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額不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12個月的糾紛
(二)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糾紛,第四十八條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第四十九條用人單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有證據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沒有管轄權的;(三)違反法定程序的;(四)仲裁員的行為裁決所依據的證據是偽造的(5)對方當事人隱瞞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6)仲裁員在仲裁案件時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或者枉法裁決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裁定撤銷仲裁裁決的,裁定撤銷,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勞動爭議訴訟,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逾期不起訴的,裁決具有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發審證2001年第14號)第三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照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以當事人的仲裁申請超過六十日期限作出書面裁決、決定或者不予受理通知書,當事人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申請仲裁的期限確實屆滿,沒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依法不予受理。這一規定賦予了人民法院決定申請仲裁期限的權力,《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117號)第二十三條規定,當事人超過申請仲裁期限的,可以申請仲裁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仲裁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按照后一法優于前一法、上一法優于下一法的原則,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施行后,應以其為標準,不再援引《企業勞動爭議解決條例》中關于這一問題的規定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人身權利的概念
2021-02-13勞務分包資質標準的內容是怎樣的
2020-11-28父母不撫養孩子孩子要贍養嗎
2021-03-10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02公司不成立工會可以嗎
2020-11-15口頭協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在發展商處購房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簽訂購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公司可否不經過員工同意而調動崗位
2021-01-01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21公眾責任保險費用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