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基本知識1.當事人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爭議處理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履行有效的仲裁調解和仲裁裁決,應當怎么辦,仲裁庭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根據協議內容制作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當事人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在十五日內未對仲裁裁決提起訴訟的,仲裁裁決期滿后立即生效。當事人應當嚴格按照規定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和裁決書。一方逾期不執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執行程序辦理。在實施中,企業拒絕為職工安排工作,不支付工資和福利待遇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通知銀行、信用社扣除應當支付的工資和應當享受的福利待遇,必要時可以扣除,責令企業賠償職工實際經濟損失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當事人的批復》(發〔經〕府〔1988〕50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是否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爭議雙方仍然是企業和員工。雙方在法律適用和訴訟地位上是平等的。這類案件不屬于行政案件。在審理案件時,根據《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第八十三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的批復》,人民法院應當以爭議雙方當事人為訴訟當事人,不得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仲裁委員會逾期不作出仲裁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書的(發審[1998]24號),人民法院是否可以直接受理仲裁委員會尚未裁決的勞動爭議案件,勞動爭議當事人應當自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后,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勞動爭議案件是提起訴訟的必要程序4.申請仲裁的時效是什么?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請求仲裁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所謂“勞動爭議發生日期”,是指根據勞動部辦公廳發〔1994〕28號文和勞動部發〔1995〕309號文的解釋,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的日期。這完全符合《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的規定。那么,如何理解“知道或者應該知道自己權利受到侵害的日期”?根據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如何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的批復》(勞辦發〔1994〕257號),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的日期,是指有證據表明債權人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的日期或者依照一般法律的規定,推定權利人知道權利受到侵害的日期“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的日期,是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開始。因此,“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的日期”不應當從侵權行為終止之日起計算5.當事人因各種原因拖延上訴期限的,如何處理超過上訴期限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處理:(一)無正當理由超過上訴期限的勞動爭議,當事人喪失索賠權利,(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原因超過申請仲裁期限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情況。例如,由于地震、水災、火災等現象,或者由于戰爭或者其他類似的軍事行動等社會現象,“其他正當理由”的范圍非常廣泛。比如當事人不知道有仲裁委員會,就遲遲不開處方或生病向其他部門申訴,或者童工的法定代表人不確定等。,“理由”是否合理應由仲裁委員會決定(3)在上訴期限結束時,有必要查明上訴是否中止。如果扣除中止時間后仍未超過上訴期限,仲裁委員會應根據《勞動法》第八十二條、《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三十二條和第三十條的規定依法受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第三十四條、第四十三條規定,仲裁庭解決勞動爭議的期限為:(一)當事人一方不滿30人的勞動爭議案件,處理案件的期限依照《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一般來說,仲裁裁決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這里的“收到仲裁申請”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上訴后作出是否受理決定的過程。也就是說,仲裁庭對勞動爭議的處理應當在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之日起60日內完成。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期,(二)30人以上的集體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之日起15日內審結。案情復雜需要延長的,經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長,但勞動爭議案件經仲裁庭重新審理的,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3)天,即:,仲裁委員會認為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確有錯誤,決定另行組成仲裁庭重新處理的,自仲裁庭成立之日起30日內結束仲裁庭作出裁決后,應將裁決書送達當事人多久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第三十二條規定,仲裁庭作出裁決后,應當作出仲裁聲明。仲裁庭當庭作出裁決的,應當在7日內送達。其他法院定期作出裁定的,應當當庭作出裁定書。裁決書送達當事人后,不立即發生法律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三十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定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說,如果任何一方在15天內提起訴訟,裁決將不具有法律效力。由此可見,仲裁裁決與仲裁調解的生效時間不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通過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根據協議內容作出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簽字的時間是調解書生效的時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是多長?《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裁定。一方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請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股權眾籌
2020-12-20非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需要披露嗎
2021-02-17電子商務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0-11-16交通事故鑒定收費標準
2020-12-16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被保險人從第三者取得損害賠償的,保險人還用賠償嗎
2021-01-10區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
2021-03-13變額保險 VariableLife
2021-02-07杭州拆遷安置房只有居住權可以過戶嗎
2020-11-16拆遷補償過程中的隱形陷阱有哪些
2021-01-15快拆遷了能辦的到營業執照嗎
2021-02-07安置補償協議簽訂之后,什么情況下可以反悔
2020-11-18動遷商品房和動遷房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24房子拆遷沒有戶口補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27達拉特旗征地多少錢
2020-12-182020年農村征地,安置補助費有哪些規定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