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故意的判斷標準是怎樣的
間接故意表現為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意志因素方面,行為人為了追求某種其他結果的發生,而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放任態度。
《刑法》第十四條?【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關于“放任”,刑法學界有不同看法。
一是不希望說,認為放任就是不希望危害社會的結果發生,只是采取了聽之任之、漠不關心的態度。
二是中立說,認為放任就是對危害結果的發生與否采取滿不在乎、無所謂的態度,危害結果的發生不違背行為人的本意,不發生行為人也不懊悔;三是放任發生說,認為放任態度并不是在兩種可能性之間采取中立,而是放任結果的發生,不是“放任結果的不發生”。
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開錯藥導致病危醫生是否承擔責任
2020-11-29學籍檔案證明樣本
2020-12-23立約定金合同沒有主合同內容合法嗎
2020-11-30交通事故賠償的流程是什么
2020-12-31贍養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聊騷能作為離婚的證據嗎
2021-01-09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按揭房辦理房產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什么是無過失責任險
2021-02-14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草案)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