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合同爭議在訴訟前須進行勞動仲裁程序,對勞動仲裁裁決不服才能向法院起訴。因此須區分仲裁時效期間和勞動訴訟期間。
1、勞動訴訟期
(1)一般仲裁時效: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2)仲裁時效中止:期間出現法定事由,仲裁時效會自動中止(如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中止事由消除之后,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3)仲裁時效中斷:仲裁時效期間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4)特殊情形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2、勞動爭議訴訟時效期間
(1)一般規定(適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當事人對仲裁終局案件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2)特殊情形:仲裁終局案件,依據為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和第四十九條。
勞動者:對于仲裁終局案件裁決不服的,勞動者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用人單位:用人單位若對裁決不服,則必須先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若法院裁定撤銷,對于該撤銷裁定不滿,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綜上所述,勞動合同的仲裁時效期間一般為一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勞動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勞動訴訟時效期間為十五日,自當事人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算。
其次,我國為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勞動糾紛規定了不同于一般民事訴訟的特殊程序。如發生勞動爭議,首先應當到當地的勞動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并應當在發生勞動爭議之日起60天內申請仲裁。其次,如不服勞動仲裁委的勞動仲裁,應當在接到勞動仲裁委的裁決書之日起15天勞動訴訟期內到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至于發生在工廠里的工傷、人身傷害等事項,到法院起訴后,法院一般也會建議到勞動仲裁委申請仲裁,除非是非常明顯的個人傷害,才適用民法通則中規定的訴訟時效(1年、2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掛靠貨車投保后出險保險公司是否有權拒賠
2020-12-22公司增資步驟是什么
2021-02-02未簽合同受傷如何賠償
2021-01-23關于消費者權益的20個法律知識
2020-12-28財產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法庭辯論結束大約多少天審判有結果
2020-11-12婚姻自由原則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30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房產證抵押給銀行可以轉賣嗎
2020-12-13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合同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1-13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