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年底離開,還能拿到年終獎嗎?案例:
外資企業10名技術人員年底休假。后來得知企業去年開始發放年終獎,就去申請了。但公司拒絕發放年終獎,理由是“年終獎發放范圍為發放時仍在冊的員工”。另外,一些單位在年底以各種理由勸說員工主動離職,想逃避年終獎分析:
用人單位這種做法完全不合理。首先,年終獎是否發放確實是用人單位的工資自主權之一,但并不意味著用人單位可以隨意改變對員工作出的承諾,包括以合同或規章制度形式作出的承諾。用人單位不能依據“非在崗職工發放年終獎時不能領取年終獎”等內部規定,排除已繳納勞動費的勞動者領取年終獎的權利。當然,用人單位可以在規章制度中規定,如果企業盈利或業績不好等原因,年終獎不能發放或減少,如果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如《員工手冊》,或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企業與工會簽訂的集體合同,對年終獎有明確規定的,員工手冊中對年終獎有具體約定的,按年終獎的有關規定或約定執行,勞動合同或集體合同,如支付條款和范圍、員工是否在服務等,以協議為準。如果離職員工不符合約定條件,員工就沒有年終獎
根據年終獎發放情況聯合調查,為防止關鍵人才跳槽,有20%的企業在年后推遲發放年終獎,較早的年終獎一般在3月份發放,而最新一條將推遲到5月“推遲年終獎發放以防人才跳槽的普遍做法引起了很大爭議對于“推遲年終獎發放以防人才跳槽”的做法,網上評論幾乎是一邊倒,而且都認為企業的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企業要留住員工,就必須表現出誠意。以拖延發放年終獎的方式威脅員工,不僅沒有用,還會激起員工的反叛心理,可能導致自暴自棄,加速員工流失
法律沒有對企業發放年終獎作出強制性規定。年終獎一般不反映在勞動合同中,按照約定的習慣發放。如果有的企業真的在口頭和合同中列出年終獎發放的時間和金額,最終都沒有實現,這些企業頂多會違約,但并不違法。但年底拖欠績效工資是違法的
至于年終獎如何發放,專家指出,一方面,用人單位不能對過去一年繳費的員工逃避、拖延或扣除年終獎的發放,不管他們是離職還是要“跳槽”;另一方面,對于在工作期間沒有做出任何貢獻的勞動者來說,年終獎并不是平均主義的“大鍋”,如何判斷“是否做出貢獻”的標準,應該公平公正地確定。離職員工的年終獎,應與在職員工比照確定,年終獎按工作時間折算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一次性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征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規定對行政機關、稅務機關、稅務機關、稅務機關和稅務機關企事業單位,按照年度經濟效益和職工年度工作業績綜合考核,向職工發放一次性獎金,年終加薪,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制。根據考核兌現的年薪和績效工資,按12個月分配的總收入額確定適用稅率,然后按規定的方法計算應納稅額2.當月發放年終獎和年終雙薪的,實行合并計稅;個人所得稅業務指南(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通知》(穗地稅發[2006]84號),一次性年薪和年終雙薪同月發放的,必須先將雙薪和一次性年薪合并發放,再除以12個月得出相應的稅率,即應交個人所得稅=(年度一次性獎金+雙薪)× 稅率-速算扣除
3.《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一次性年終獎等個人所得稅計征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規定,年度各種獎金是指除半年獎金、季度獎金、加班獎金、個人所得稅等以外的各種獎金,提前獎金、出勤獎金等
對于此類獎金,上述政策規定應與每月工資薪金收入相結合,而按照稅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年底離開時能拿到企業年終獎”問題的回答。企業實行年終獎制度,員工年底辭職的,企業應當向離職員工發放年終獎。如果企業沒有,可以向用人單位投訴。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基金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0-12-27把抵押的車賣了是否違法犯罪
2021-03-07個體診所助理醫師獨立執業如何處罰
2021-01-13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什么情況下才能收養棄嬰
2020-11-11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瞞著寫首付贈與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4老人贍養費標準2020年
2021-01-27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什么是非法侵入住宅罪
2021-01-05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冒領退役軍人傷殘撫恤金如何處罰
2020-12-28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