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后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手段逃避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或者有能力支付的,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繳納后仍不繳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處罰金,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并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并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規范勞動關系、穩定社會治安、增強社會公眾安全感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惡意欠薪罪應于2015年1月6日分別設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而公安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查辦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涉嫌案件銜接工作的通知》。這意味著欠薪犯罪將在2015年1月6日得到更嚴厲的處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下簡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宣布,中央四部門近日聯合下發《關于加強查辦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涉嫌案件銜接工作的通知》報酬”。這意味著欠薪犯罪將得到更嚴厲的處理這一通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安部聯合發布。雖然我國已將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納入刑法并出臺司法解釋,但由于行政領域向刑事領域過渡的需要,勞動保障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還存在一些問題。此外,一些規定不明確,導致一些涉嫌刑事案件停留在行政處理階段,無法有效移送公安機關偵查,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刑法對犯罪的打擊效果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人保部聯合制定下發通知。為解決行為人逃匿后無法取得相關證據的問題,通知規定,行為人逃匿致使無法取得工資賬簿等證據材料或者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時間內提供工資支付等相關證據材料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及時對勞動者進行調查詢問,做好詢問記錄,同時積極收集能夠證明勞動用工事實和欠薪數額的相關證據,并根據勞動者提供的工資數額和其他有關證據認定事實對于行為人拖欠勞動報酬后“逃匿”的問題,通知規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可以書面形式確認收到,電話、短信等,通知行為人在規定時間內到指定地點合作解決問題,但行為人未在規定時間內到指定地點合作解決問題,或者明確拒絕支付勞動報酬的,被視為“隱瞞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定書復核需要幾天出來結論
2021-02-07美容院顧客被欺詐怎么辦,消費者應該怎么維權
2020-11-08劃撥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的情況
2021-03-03行政訴訟立案到裁決多長時間
2021-02-15未經股東會決議能否變更法人
2020-12-13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分攤方式是什么
2021-01-26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第三者責任保險是如何賠償的
2021-02-13保險公司是否有追償的權利
2021-03-17在不同保險公司投保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險,如何理賠
2020-12-07保險受益權的適用范圍
2021-03-26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區別
2020-11-15我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是什么,包括哪些特征
2021-02-07棚改拆遷補償“去貨幣化”是真的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