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糾紛有哪些解決方式
一、和解
和解是指當事人之間自行協商解決因合同發生的爭議。
二、企業調解
合同糾紛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
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三、仲裁
仲裁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仲裁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提交仲裁以雙方當事人自愿為前提。
當事人之間的糾紛,是否將其提交仲裁、交與誰仲裁、仲裁庭的組成人員如何產生、仲裁適用何種程序規則,都是在雙方當事人自愿的基礎上,由雙方協商確定的。
(二)仲裁是由中立的第三者出面解決爭議的一種方式。
這個中立的第三者不是法院,一般是特定的仲裁機構。各仲裁機構一般都提供各專業的仲裁員名冊,供當事人選定仲裁員。這些仲裁員是各行各業的專家,保證了仲裁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三)仲裁裁決具有法律效力。
雖然仲裁機構是民間組織,可是,仲裁機構根據爭議雙方當事人簽訂的仲裁協議所作出的裁決具有法律效力,對雙方當事人都有拘束力。若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四)仲裁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和便利性。
仲裁在程序上不像訴訟那么嚴格,很多環節可以被簡化。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不像訴訟那樣實行兩審終審制,有利于當事人糾紛的迅速解決。而程序的簡化和裁決的快速,又大大地降低了解決爭議的成本。
(五)保密性。
仲裁一般以不公開審理為原則,并且各國有關的和仲裁規則都規定了仲裁員及仲裁秘書人員的保密義務,所以當事人的商業秘密和貿易活動不會因仲裁活動而泄露,仲裁表現出極強的保密性。
四、法院起訴
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人民法院依據規定的程序受理并審理案件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愿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以上就是我們關于勞動合同糾紛怎么解決的詳細回答。從上面內容可知,當我們發生勞動合同糾紛時,我們首先要沉著冷靜應對,其次就該合同性質來確定適用仲裁或訴訟等方式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產不繼承多長時間屬于自動放棄
2021-02-12商業合作保密協議期限
2021-02-27沒經過業主大會選舉成立的業主委員會合法嗎
2020-11-20解約定金如何在合同中約定
2021-03-21債權人申請破產流程
2021-02-13重婚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如何舉證,離婚能否得到賠償
2021-03-18已有車禍賠償還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31公司可以跟工傷人員解除合同嗎
2020-12-03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司機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照樣得賠
2021-03-04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有什么內容
2020-11-29車險理賠:體現服務的窗口
2021-02-04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