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判斷合同的生效時間
1。依法成立的合同原則上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方可生效的,應當按照規定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后生效。對于此類合同,在法院審理案件過程中,如果當事人在一審法院辯論結束前未辦理批準手續,或者未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合同登記后生效的,人民法院裁定合同未生效,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的,不影響合同的效力,但不得轉讓合同標的物的所有權和其他物權。根據《物權法》的規定,需要登記的《抵押合同》和《商品房買賣合同》均屬于此類合同,即未登記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僅影響產權的設立或轉讓。當事人可以對合同的效力附加條件或者期限。有有效條件的合同,在條件滿足時生效。有終止條件的合同在條件滿足時失效。如果一方為了自身利益不當地阻止條件的滿足,則應視為條件已經滿足;不適當地促進條件的實現的,應視為條件的失敗。有有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之日起生效。有終止期限的合同應在期限到期時到期。如何確定合同成立的時間
1。一般規定。《合同法》第32條規定,當事人以合同形式訂立合同的,應當在雙方簽字或者蓋章時成立。當事人以未經簽字蓋章的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這意味著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尚未最終達成一致,因此合同不能視為一般成立。如果雙方簽字或蓋章不同時,則合同在雙方最終簽字或蓋章時成立。以確認書形式訂立合同的時間
合同法第33條規定,當事人以信函或者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訂立前要求簽署確認書。合同在確認書簽署時成立。在這種情況下,確認書具有最終承諾的含義,即合同的實際成立。《合同法》第36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以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不采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履行了主要義務,另一方接受的,合同成立。此時,從合同義務的實際履行情況可以推斷,雙方已形成協議和合同關系,一方不得以未采取書面形式或未簽字蓋章為由否認合同關系的實際存在
上述知識是對“如何判斷合同生效時間”問題的回答。合同生效時間有三條規定,一條是合同成立時生效,一條是登記后生效,三條是約定的生效時間。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互聯網上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板不發工資如何討薪
2021-03-23取保候審的最新法律規定
2021-02-27訴訟財產保全申請書范本
2021-01-03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02買賣合同糾紛判決多久生效
2020-12-16現在判刑還注銷戶口嗎
2021-01-10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住房公積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12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短期團體健康保險產品可以調整產品參數嗎
2020-11-22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保險合同理賠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0-12-19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