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終止已成立但尚未生效的合同(I)解除的對象是已生效的合同。這是該理論的觀點,也是在尚未遇到已成立但尚未生效的合同是否可以終止的案例之前的觀點。事實上,我國現行法律沒有明確規定被終止的合同必須是有效合同,也沒有禁止終止已經成立但無效的合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允許解除已確立但尚未生效的合同只是公平合理的,那么就不適合堅持舊的理論,但應重新解釋我國現行法律中的解除標的
(II)根據合同神圣或嚴格遵守的原則,合同一經生效,必須予以遵守,不得擅自變更或終止。即便如此,法律允許當事人在主客觀情況發生變化時終止合同,繼續嚴格遵守合同將帶來不適當的后果。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合同仍然可以解除,不再受嚴格遵守合同原則的約束,如果舉重較輕,尚未生效的合同約束力較弱甚至不存在,應當允許解除,除非沒有正當理由阻止該合同的有效履行,并應提前予以消除
(III)對于尚未生效的合同,如果不允許終止,則該合同將在該狀態下長期停止或發展到有效履行階段,這兩種結果都對無辜的一方不利。當事人不適宜強行解除合同,至少構成締約過失責任。如果允許當事人終止合同,這種不適當的結果就不會發生。(IV)事實上,合同中有一種死亡基因,這種基因最終會被消除。在我國現行法律中,合同消滅制度包括無效、解除、效力未定不予追認、清算和解除等。已經成立但尚未生效的合同,沒有無效、解除和效力未定的理由的,無效、撤銷和效力未定制度顯然不適用于其消除,清算制度也不適用,因為它尚未生效。剩余終止制度應當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因為如果有效合同提前終止,它就屬于合同終止制度的范圍。處理尚未生效的合同提前終止更為恰當
作者認為,已成立但尚未生效的合同作為終止的對象,應遵循雙方協商的原則,但單方行使終止權的除外。這是因為為了維護合同交易的安全,防止一方當事人濫用終止合同的權利謀取自身利益,并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尋找各種借口。法律并未禁止雙方協商終止已確立但未生效的合同,但并未規定終止此類合同的法律原因。合同成立后至生效前,如果一方因堅持合同效力而使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當雙方協商不成時,利益受損的一方不一定行使終止權。這應該區分不同的情況。當事人可以阻止合同生效的,不必行使解除權;即使合同無法阻止生效,也不必行使終止權,因為如果對方當事人的締約過失責任能夠彌補利益損失,且合同的效力仍然有效,則不必終止合同;除非在不解除合同的情況下難以彌補利益損失,且合同的效力對其無意義,否則終止權可以行使。當然,這需要在未來的立法中加以澄清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他們就盧巴問題進行法律咨詢。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整形美容失敗可否要求醫療損害賠償
2020-12-02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0-12-09車禍出院了還賠錢嗎
2021-01-29一個律師可以為兩個人取保候審嗎?
2021-01-20開假匯票承兌5萬如何處罰
2021-01-02新三板上市條件
2021-01-07離婚夫妻財產分割相關規定
2021-02-08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民事調解強制執行可以申訴嗎
2021-02-02車禍出院后多久去理賠,怎么理賠
2020-12-02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為什么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