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是指在下列法律條件下,根據中國合同法第94條的規定,在合同生效后,由于一方或雙方的意愿表達而使合同關系消滅的行為,雙方可行使終止合同的權利:
1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而無法實現合同目的
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預見、不可避免和無法克服的現象,包括地震、臺風等自然現象;它還包括一些社會現象,如戰爭。因不可抗力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合同終止。然而,各國的立法并不一致。德國法律制度采用了合同當然自動失效的原則。風險基本上由債務人承擔,而不是通過終止合同的方式。表面上看,這類立法并沒有拖延時間,也沒有巧妙地解決問題,但事實上,它沒有考慮到當事人如何采取救濟措施以盡量減少損失,這有可能簡化復雜的問題。英美法系采用合同失效原則,解決因不可抗力等事故導致合同無法履行的問題,確認合同終止。但是,這種解散并不是通過固有意義上的程序進行的,也就是說,它不是通過當事人的解散,而是由法官進行的。中國現行民事立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終止權終止合同。對此,《合同法》第94條第1款明確規定。簡言之,當合同的目的因不可抗力而無法實現時,合同將失去其繼續存在的意義,雙方可通過行使終止權終止合同。拒絕履行(預期違約):在履行期屆滿前,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表明其將不履行其主要債務
拒絕履行,也稱違約,指債務人可以履行但非法向債權人表示不履行。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屆滿前拒絕履行的,也稱為預期違約。在我國合同法中,預期違約又稱提前違約,主要有兩種類型。首先,根據《合同法》第94條第2款的規定,在履行期屆滿前,如果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表示不履行其主要債務,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獲得法定的解除權。第二,根據《合同法》第68條和第69條的規定,首先應履行債務的一方有確鑿證據證明另一方的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財產和提取資金以避免債務;喪失商業信譽;有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形的,可以暫停履行,并及時通知對方。如果另一方未能在合理期限內恢復其履約能力,且未能提供適當的擔保,中止履約的一方有權終止合同。遲延履行: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其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未履行債務的行為
遲延履行,又稱債務人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屆滿時能夠履行但未履行其義務的現象。作為合同解除的一種條件,由于合同性質的不同,它具有不同的局限性。一方面,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當履行期限在合同內容中不是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屆滿后履行,也不會違背合同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債權人立即終止合同,但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約通知,并向債務人提供寬限期。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另一方面,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內容中尤為重要。如果債務人在此期限內不履行義務,合同目的將無法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債務人未能在履行期限內履行,債權人可以不經要求直接終止合同。
顯然,《合同法》第94條第3款規定的“遲延履行”是指上述第一種情況。上述第二種情形屬于第九十四條第四項規定的“遲延履行”。為了便于理解,作者將前者稱為“次要延遲”,而后者稱為“主要延遲”。因一次遲延而產生的解除權必須是合同目的的失效,達到根本違約的程度,且無需提醒,詳情如下。在第二次遲延中,只有一次遲延不能產生撤銷權,只有在被催促后的合理期限內未履行撤銷權(即“第二次遲延”)時才能產生撤銷權。可以看出,在“第二次遲延”的法律取消條件下,當發生一次遲延時,必須指定相當長的時間提醒
提醒是債權人意圖敦促債務人履行其義務的表達。作為撤銷權的一項要素,必須提醒另一方當事人應當履行的債務,并且必須給予另一方當事人相當長的猶豫時間,以促使其履行債務。提醒的方法沒有限制。結合民法理論和國家相關立法和判例的經驗,催款的一般規則可以概括如下:
(1)催款必須能夠確定債務的身份。在要求過多的情況下,即在提出履行要求時,提示金額超過債務人應履行的金額。如果債務人應支付的金額已經確定,即使債權人錯誤地提出超過該金額的過失要求,如果債務的身份能夠確定,該要求仍然有效。當然,解除債務的權利只發生在債務人應當履行的數額上。相反,如果債務人應支付的金額未確定,但債權人在要求償債書中提出的金額不超過客觀上適當的金額,則要求償債仍然有效,但如果要求的金額遠遠超過客觀上適當的金額,則要求償債無效;在通知不充分的情況下,在可以確定債務身份的情況下,通知當然有效。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原則上,撤銷權與通知中提示的數量有關。原因是,債權人可以敦促債務人履行作為付款一部分的義務,特別是盡快履行(并且只履行部分義務)。但是,如果不足通知中的不足金額很小,債權人顯然是想催促所有債務。從誠實信用原則出發,應解釋為終止所有債務的權利。(2)提醒的內容只需表明應在某一日期或某一期限內履行的意圖,(3)作為解除義務的要素之一,沒有必要將提醒的執行期限限制在債務人延遲履行之后。如果有一個確定的周期,它可以在這個周期之后。此外,在沒有時間限制的情況下,您可以隨時催促(4)在提出要求時,債權人必須提示“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等值期間,是指債務人為履行債務作準備和履行債務所必需的期間,根據債務的內容和其他客觀情況確定。不考慮債務人外出履行義務或生病等主觀情況。如果期限不“相等”,則提醒是否完全無效?有一種強有力的理論認為這是無效的,在判例法之前也采取了這種態度。主要原因是,當期限不足時,如果該期限仍然被解釋為有效,并且解除權發生在該期限客觀上相等之后,債務人需要承擔判斷該期限是否相等的風險,這是不公平的。對有債務但不履行債務的人給予這種保護是不公平的。如果期限不夠相等,則認為提醒不會產生任何效果。在極端情況下,如果提醒中規定的期限不夠長,無論重復多少次,都不會有取消權,這違反了誠信原則。根本違約:一方延遲履行其義務或實施其他違約行為,導致未能實現合同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喻兵兵.男.畢業于武漢大學法學院.在校期間接受了專業系統的法學教育.打下了極為扎實的法學理論功底.并獲得了法學學士學位.現為江西省朗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本人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辦案原則.以專業.優質.耐心的法律服務贏得當事人的尊重與信賴.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秉持[尚法厚德.守護公平"的辦案理念.致力于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本人擅長婚姻家事糾紛業務.人身損害賠償(交通.工傷)糾紛業務.勞動爭議糾紛業務.各類非訴業務(檔案查詢.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及各類協議等).執業以來已辦理過幾十件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廣受當事人好評.
拆遷協議當時不給算違法嗎
2020-12-02司法強拆程序是什么
2021-01-07商標轉讓協議協議不合法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19交通違規被拍照怎么處理
2020-11-08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
2020-12-28虛假離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18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雇傭關系怎么進行解除
2021-02-26員工上班玩手機公司可以辭退嗎
2021-01-06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有哪些形式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