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于今年11月4日、26日和12月4日,先后宣布了對三種進口產品的反傾銷初裁公告,決定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鄰苯二酚,原產于韓國、日本、美國的進口銅版紙,原產于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的進口丙烯酸酯等商品采用現金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其中,對進口銅版紙的反傾銷調查是中國加入WTO后中國企業的第一例反傾銷申訴案。同時中國還在11月19日宣布對部分進口鋼鐵產品實施最終保障措施。
有專家說,這表明中國正在開始努力用WTO的規則,更多地用法律的手段解決國際貿易中的爭端,是一個積極的開局。
記者從權威部門了解到,中國的企業從1997年就開始運用反傾銷的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利益,到目前為止共產生21起反傾銷調查案件。在中國加入WTO后,這一游戲規則是不是有新的變化,企業應如何運用這一國際慣例保護自己?反傾銷申訴中有哪些法律問題值得注意,核心的程序是什么,要提供什么樣的證據等等,都是中國很多企業關心的問題。就這些疑問,記者在北京專訪了代理中國共21起反傾銷案中15起案件的環中律師事務所創始人及合伙人律師王雪華(最近幾起勝利初裁的調查案均為該所代理),請他從一個專業律師的角度,解讀前述問題。
記者:從一個律師的角度,你覺得在中國入世前和入世后做反傾銷的案件有何不同?
王雪華:中國一直在努力使自己的法律與WTO的精神相銜接,加入WTO后,對中國的法律法規進行了清理、修訂,使得中國對外貿易、對外投資、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都能符合WTO的規則。
自1997年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后,在2001年經過了修正,年底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使得我們反傾銷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1997年的新聞紙反傾銷案是中國的第一起反傾銷案件,當時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而剛剛初裁的銅版紙反傾銷案是在2002年2月6日立案,這個案件的立案調查包括現在的出臺公告都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來進行的,所以從法律依據上來講,二者是不同的。
當然他們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但是新的條例彌補了舊的條例的不足之處,更加符合WTO反傾銷的精神。企業、律師和國家政府機關在案件的處理上也更加趨向成熟和完善。此外,反傾銷的調查也更加的嚴格、更加的符合WTO的規則,加強了透明度和公開程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火機掉入火鍋爆炸,員工受傷怎么索賠
2021-03-24涉外離婚訴訟向哪個法院提出
2021-03-09第三方支付怎樣界定
2020-11-14支票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8哪些公證過的債權文書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2021-02-17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因為家庭冷暴力離婚法院會支持嗎
2021-02-08民事裁定管轄的規定
2020-11-09公款賬戶可以轉到個人賬戶嗎
2021-03-12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一般代理可以調解嗎
2021-02-14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競業限制協議蓋公章有效嗎
2021-02-21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2-18土地承包經營權有什么效力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