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范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的方式有哪些
面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風險,人們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加以防范。其中,主要方式有回避、轉移、預防和抑制等,企業可視當時的情況和條件加以選擇。
二、如何預防人力資源管理風險
(一)回避風險方式
這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風險防范技術中最簡單,也是比較消極的一種方式。風險回避有許多限制條件:第一,有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風險是不能回避的,只要存在人力資源管理,就必然存在風險;第二,回避風險可能帶來經濟損失,因為回避風險的同時,有可能錯過機會;第三,回避了這種風險,卻可能產生那種風險。盡管如此,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企業承受風險能力較差時,采取回避風險的方式還是十分必要的。
1、放棄風險項目和活動。由外部原因引起的風險,通常情況下企業是不能控制的,這時可以采取放棄的辦法回避風險。如到經濟不發達地區投資,由于經濟環境差,技術人才缺乏,有可能產生招聘人才失敗的風險和員工流失的風險,企業沒有能力承擔時就可放棄該項目的投資。一些社會人文環境差的地區,容易發生員工道德風險,可采用放棄到該地區投資或從事業務活動的辦法回避風險。為了防止培訓后員工流失發生培訓風險,特別是培訓費用很大時,應當放棄培訓計劃。
2、免除風險單位或個體。處于政治法律不健全、經濟波動很大、社會人文環境較差的一些國家或地區的企業,屢屢發生員工流失、道德事件或員工傷亡等各種人力資源管理危機,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采用出售或出租的辦法免除風險;在經濟和技術不發達的地區和國家,企業招不到所需要的員工,或者員工流失危機頻頻發生,也可以采用出售或出租的辦法免除風險;對經常發生道德風險事件和管理失敗事件的員工,可以采用開除和辭退等辦法免除風險;等等。
(二)轉移風險方式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風險轉移,是指通過合同或協議把風險造成的損失,部分地轉移到企業及當事人以外的第三方。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風險和其他風險相比,能夠進行風險轉移的情況比較少,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保險方式。為了防止員工因健康原因和人身意外傷害事故給企業造成損失,可以向保險公司投健康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對那些具有很大危險性的工作,如駕駛、爆破和野外作業等,投保尤為重要。職業責任保險也是通過保險轉移風險的一種方式,它是以各種專業技術人員在從事職業技術工作時,因疏忽或過失造成合同對方或他人的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導致的經濟賠償責任為承保風險的責任保險,這是由企事業單位投保的團體業務。通過投保把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工作時因疏忽和過失造成的損失轉移到保險公司。
2、擔保方式。擔保是指保證人對被保證人的行為不忠、違約或失誤負間接責任的一種承諾。如果職業介紹所、獵頭公司、推薦人向企業承諾,當他們所推薦的員工在應聘、工作和離職過程中有弄虛作假行為和違約行為時,由他們間接承擔一部分責任。當然為取得這種承諾,用人企業需要向這些機構交納一定的費用,并以合同形式規定中介機構的責任。有了這種擔保后,用人企業就可以把由于員工行為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損失,轉移到職業介紹機構、獵頭公司和推薦人身上。
(三)預防風險方式
通過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產生和作用的機理進行分析,包括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和委托代理理論的分析,以及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產生的原因分析,從而獲得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的有關理論,用它們可以指導風險的防范工作。
1、完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信息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依據,信息不對稱不完全是產生道德風險和契約風險的根本原因。為了防止這類風險的發生,必須完善企業信息系統,加強信息管理。為此,企業要重視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全面收集企業內外部信息,加強信息的過程管理,加強對信息管理工作的監督和考評。
2、加強制度管理?,F-代企業的運作應該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來保證,比如,勞動工資制度如果不合理,特別是如果執行不公,則會導致人員流失危機的發生;如果財務管理制度有漏洞,執行不力,則為貪污、挪用公款、公款消費等道德風險的滋生搭建了溫床。加強制度管理的關鍵在于,建立權力之間的制衡機制,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監督管理,保證制度得到全面地履行。
(四)抑制風險方式
一部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風險可以采用回避的方法,避免風險事件的發生。而對于大部分風險事件,可以采取措施減少風險發生概率,但不可能完全消除風險。所以,在風險事件發生前就要預料風險事件發生后將出現的種種情況,事先采取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和蔓延;或者在風險事件發生后,根據情況及時采取措施減少損失。
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3204201611424582
江蘇瑞鴻律師事務所
簡介:
高柔艷律師,畢業于蘇州大學,獲得法學與工商管理雙學位,中共黨員。法學理論扎實,實務經驗豐富。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機關可以設置行政許可嗎
2020-11-25虛擬股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5訴訟公告費由誰承擔
2021-02-08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簽名只簽姓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6學生在學校被霸凌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0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五一勞動節幾天三薪
2020-12-19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合同的解除
2021-02-16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免賠額和不計免賠
2020-11-23保險報案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1-02-21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化名保單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2保險費的實質是什么
2021-02-18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理賠遭拒消費者狀告保險公司
2021-03-08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