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撤銷權之訴受益人地位是什么樣的
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時只以債務人為被告,未將受益人或者受讓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該受益人或者受讓人為第三人。
二、撤銷權之訴部分撤銷是怎么回事
債權人撤銷權的行使雖以債權人向法院提起訴訟為必要,但債權人撤銷權非為訴訟法上的權利,而為實體法上的權利。債權人撤銷權為附屬于債權的權利,法律通過賦予債權人以撤銷權,從而擴張了債權的權能,使得債權人于請求權之外,還具有撤銷的權能,即使得債權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物權的功能。撤銷判決三種具體形式:
(1)全部撤銷
(2)部分撤銷
(3)判決全部或者部分撤銷的同時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54條第2項的規定,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并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1)主要證據不足。主要證據是指行政機關賴以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基本事實和認定該事實存在所必需的證據。主要證據不足即為行政機關在主要事實尚未查清,缺少必需的證據之前,就作出了具體行政行為。對此,人民法院應當作出撤銷判決。
(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是指行政機關作出具行政行為時錯誤地適用了法律、法規或者法律、法規的條款。主要包括:應當適用此法卻適用了彼法;應當適用法律、法規的某一條款而適用了另一條款;適用了無效的法律、法規;應*用特別法卻適用了普通法等。
(3)違反法律程序。是指行政機關在實施具體行政行為時違法了法律、法規、規定的步驟、方式、方法,時限和順序等行政程序的要求。只要具體行政行為違反法定程序,不管實體是否正確,都構成撤銷該具體行政行為的理由,違反法定程序是作出撤銷具體行政行為判決一個獨立存在的理由,并不依附于其他任何條件。
(4)超越職權。是指行政機關實施具體行政行為時超越法律、法規授予的權限,實施了其無權實施的具體行政行為。
常見的超越職權的主要表現形式有:
①法律、法規沒有授予行政機關某項職權,而該行政機關擅自行使了此項職權。
②縱向越權,下級行政機關行使了法律、法規授予上級行政機關的職權,也可能是上級行政機關行使了法律、法規授予下級行政機關的職權。
③橫向越權,甲部門行使了法律、法規授予乙部門的職權。
④超越行政機關行使權力的地域范圍。
⑤行政機關超過法定時間行使權力。
(5)濫用職權。是指行政機關行使本機關職權時背離法律、法規的目的,背離法律的基本原則,濫用了法律、法規所賦予的職權。
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有上述五種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即可做出撤銷判決。另外,對于被人民法院判決撤銷的違法的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給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最高法院解釋》第59條作了補救的規定,即人民法院在判決撤銷的同時,可以分別采取以下方式處理:
①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②責令被訴訟行政機關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③向被告和有關機關提出司法建議。
④發現違法犯罪行為的,建議有權機關依法處理。
三、撤銷權訴訟的主體有哪些呢
(一)撤銷之訴的原告
撤銷權人是指因債務人的不當處分財產的行為而使債權受到損害的債權人,債權人撤銷權的行使必須由享有撤銷權的債權人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訴訟,請示法院撤銷債務人不當處分財產的行為,如果債權人為多數人,可以共同享有并行使撤銷權。如果債權為連帶債權,則所有的債權人可以共同行使撤銷權,也可以由連帶債權人中的一人提起訴訟。如果數個債權因同一債務人的行為而受到損害,則各個債權人均有權提起訴訟,請求撤銷債務人的行為,但其請示的范圍僅限于各自債權的保全范圍。
撤銷之訴分為:
①可一并審理的訴訟,即兩個或者兩上以上債權人以同一債務人的被告,就同一朽的提起撤銷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審理。
②不可一并審理的,即如果只是一個債權人提起了撤銷之訴,其他債權人并未提起撤銷之訴,而只是請求債務人清償債務或承擔違約責任,則盡管在這些訴訟中被告相同,但由于訴訟標的和訴訟性質不同,因此不能合并審理。
債權人提起撤銷之訴的條件:
①債權人對債務人享有合法有效的債權,且這些債權能夠成為撤銷權行使的前提和基礎,對那些根本不適合行使撤銷權的債務,例如勞務之債沒有擔保的債等等。則不能行使撤銷權。
②債權行使撤銷權必須在全同的有效成立期間。在合同生效以后,合同履行完畢之前,都可以采取債的保全措施。只要在此期間,債務人怠于行使其權利或實施不當處其財產的行為,且對債權構成危害時,法律就應允許債權人采取保全措施,對債務人的財產進行保全。
(二)撤銷之訴的被告
關于撤銷之訴的被告,學術界有三種不同觀點:
根據撤銷權的性質和效力的以認識來確定。首先確定撤銷之訴的性質,再確定被告,如:
①如果采取形成權說,撤銷之訴應依據債權人單方面的意思而發動,并將依債權人的意思而產生撤銷權的效力,因此在被告的確定方面,應當根據債權人的希望撤銷意思圖來確定。如果債權人希望撤銷債務人的單獨行為,那么撤銷之訴的被告為債務人和第三人。
②如果采取請求權說,撤銷權是對因債務人的行為受有利益者請求其返還所得利益的權利,因此,撤銷權主要應針對受益人或轉得人而行使,這樣受益人或轉得人為被告。
③采取請求權和形成權相結合,撤銷權也應當針對受益人和轉得人而行使,不應當以債務人為被告。因為撤銷權行為使的目的是為了撤銷債務人的法律行為,使債務人的財產返還,因此只能以受益人或轉得人為被告。
2、以行為的當事人為被告。
在確定撤銷之訴的被告時,應當考慮到撤銷之訴,針對的是債務人的行為,因此應根據債務人的行為的內容和性質來確定不同的被告。即如果債務人實施的是單獨行為,則應當以債務人為被告,如果實施的是雙方行為,則應以債務人和相對人為被告。但不得以任何轉得人為被告。
3、根據訴訟的性質確定。
如果撤銷之訴為形成之訴,以行為的當事人為被告。兼有給付之訴時,并以受益人或轉得人為被告。
撤銷權制度應與整個市場規范化管理有機統一,關于撤銷權的主體規定這一問題,立法從寬,執法從嚴可能是現行最為有效的做法,明確了撤銷權的主體的訴訟地位,使審判人員能充分考慮盡量保障債權人合法利益,又要防止債權人隨意行使撤銷權,通過惡意訴訟干預債務人正常經營行為。
從上面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撤銷權之訴受益人地位如何的問題,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對于撤訴權來說這其中涉及的法律問題也非常的多,大家要更多去了解,保護好自己的權益,更多相關法律問題,大家也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動車逃逸警察會找嗎
2020-11-26轉包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1-13別人房子倒了砸到車要怎么辦
2021-01-22有限合伙人參與合伙事務的處理嗎
2020-12-27如何轉移婚內財產,轉移婚內財產有效嗎
2020-11-11夫妻離婚后房屋能否贈予對方
2021-02-16承攬合同與雇傭合同的差別有哪些
2021-02-11停車位租賃合同
2020-12-05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單位裁員怎么計算失業補償金
2020-12-14合同糾紛: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1-01-29精打細算購買旅游意外險
2021-03-20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進出口貨運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0-11-22保險公司墊付方式是什么
2021-03-23土地出讓金誰來承擔
2020-12-20土地轉讓流程,在農村是怎樣的
2021-01-02政府違法占地需要賠償給行政相對人嗎
2021-01-31拆遷住改非能算門面嗎
2021-01-02租期內營業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