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訴訟中證據審查和判斷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人民法院對有關單位和個人提出的證明文書,應當辨別真偽,審查確定其效力。
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并由當事人互相質證。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開開庭時出示。
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書證應當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制品、照片、副本、節錄本。
提交外文書證,必須附有中文譯文。
人民法院對視聽資料,應當辨別真偽,并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陳述,應當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當事人拒絕陳述的,不影響人民法院根據證據認定案件事實。
對于不能正確表達意志人的證言,不予采信。
相關知識:訴訟時效中止的條件
1、訴訟時效的中止必須是因法定事由而發生。這些法定事由包括兩大類:一是不可抗力,如自然災害、軍事行動等,都是當事人無法預見和克服的客觀情況;二是其他阻礙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情況。
2、法定事由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發生在最后六個月之前(訴訟時效期間)但持續到最后六個月時尚未消失,則產生中止訴訟時效的效力。
3、訴訟時效中止之前已經經過的期間與中止時效的事由消失之后繼續進行的期間合并計算。而中止的時間過程則不計入時效期間,為此,民法把時效中止視為訴訟時效完成的暫時性阻礙。
我國的訴訟時效中止的效力,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后,時效期間繼續計算。中止前已經進行的時效仍然有效,中止時效的法定事由消除后,繼續以前計算的訴訟時效至屆滿為止。
4、中止事由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最后六個月之前,但持續到最后六個月時仍然存在,則應在最后六個月(注意:這種情況下不能在中止事由發生時,就中止訴訟時效的進行)時中止訴訟時效的進行。
在實際中,合同糾紛訴訟太常見了,因為了解清楚相關的法律常識,有助于你在進行合同訴訟時取勝。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辭職必須單位批準嗎
2021-02-23微型公司增資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7跟老公做財產公證有效嗎
2021-03-09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技巧
2021-01-18個人還不起債務怎么辦
2020-12-27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非婚生子可以繼承生父遺產嗎
2021-01-08家庭暴力法律新規定
2020-12-16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2020離休人員喪葬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中介何時才能收取費用
2020-11-22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汽車投保的技巧
2021-02-14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