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詐有報案時效嗎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 【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 【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合同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合同法》中的合同欺詐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合同詐騙的主要的差別是金額問題,合同欺詐是民事案件,不適用刑法的追訴時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同欺詐有沒有報案時效”問題進行的解答,合同欺詐是民事案件,不適用刑法的追訴時效。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沒有安置補助費合法嗎
2021-01-19土地承包沒有交錢合同糾紛有效嗎
2020-12-03醫院鑒定準備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10不屬于填報贍養老人支出條件范圍
2021-01-14清算前規定債權債務由原股東承擔是否有效
2020-12-18董事可以兼任總經理嗎
2021-01-11股權融資包含無形資產嗎
2020-11-28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的界定
2021-02-28建筑施工專屬管轄包括哪些
2021-02-14如何撤銷錯誤的終結裁定
2021-02-27離婚案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4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什么是自由價格機制
2021-03-16用電人不注意安全用電,在合同法上可能面臨什么后果怎么規定
2020-12-10五保戶誰贍養誰繼承嗎
2021-01-19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哪些情形勞動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嗎
2021-03-22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