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的含義,我國刑法第224條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即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侵害的客體既包括國家的合同管理制度,還包括合同對方當事人的財產所有權。行為上主要表現為刑法所列舉的五種情形:1、虛構單位名義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即虛假主體;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即虛假擔保;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即以履行小額合同引誘詐騙;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款、貸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即攜款逃匿詐騙;5、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民事欺詐主要是指行為人為了用于經營,借以夸大履行能力等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當事人陷入認識錯誤并與其訂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
在實踐中應當如何區分合同詐騙罪與民事欺詐行為。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區分和把握:
一是行為人主觀方面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即看行為人在主觀上是明知自己沒有履行能力而虛構、隱瞞真相,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還是有部分履行合同能力,用夸大履行能力的方法,使對方產生錯覺,通過履行約定的民事行為,以達到謀取一定利益的目的。民事欺詐是為了用于經營,借以創造履行能力而為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并與其訂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是以簽訂經濟合同為名,達到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二是行為人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行為,即看行為人是不具備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和承擔擔保責任的能力,還是有部分履行合同的能力和承擔部分擔保責任的能力。民事欺詐雖然在客觀上表現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但在簽訂合同之后,行為人總會以積極的態度創造條件履行合同。即使因客觀因素不能實際履行,也會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合同詐騙行為人根本無履行誠意,客觀上不作履行合同的任何積極努力,在合同簽訂后,財物一到手,要么逃匿,要么大肆揮霍,根本不去履行合同,即使有一點履行合同的行為,也是象征性的“虛晃一槍”。
三是行為人是否采取了欺詐手段,民事欺詐有民事內容的存在,即欺詐方通過商品交換,完成工作或提供勞務等經濟勞動取得一定的經濟利益,一般無需假冒身份,而是以合同條款或內容為主,如隱瞞有瑕疵的合同標的物,或對合同標的物質量作虛假的說明和介紹等;合同詐騙行為人,為了達到利用合同騙取財物的目的,會采取欺騙手段使對方當事人上當。這種手段一般包括:1、無中生有,編造虛假事實。如根本沒有對方需要的貨物、貨源,卻謊稱有貨,而且價格優惠,且能及時供貨;自己根本沒有經營資格和條件,卻設置集資合營的圈套,制造能提供技術和設備的假象。2、有意隱瞞真相,以假充真。如利用虛假的姓名、身份證明、授權委托書等手段假冒廠長、經理、采購人員、促銷人員,甚至打著政府官員的招牌欺騙對方,通過偽造工作證、介紹信、銀行憑證和印章等使對方確信而上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管理法有哪些內容
2021-03-18公證形式審查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13輕傷鑒定標準是如何的
2021-01-13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上下班工傷鑒定標準范圍
2021-02-13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口頭合同提前終止可以嗎
2021-02-03女曝老爸出軌成癮,男方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04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北京市勞動合同書示范文本(2008版)北京公司法律顧問律師
2021-01-19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1-29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車借給別人被盜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0買保險時不如實告知的后果是什么
2021-02-27承包合同書范本
2020-12-07回遷安置房能否買賣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