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與乙公司有買賣關系,乙公司欠甲公司貨款10萬元。乙公司未按期還款,在甲公司向乙公司催款過程中,乙公司法定代表人孫某以個人名義出具了還款承諾書。該承諾書寫明乙公司結欠的貨款由其負責歸還,并明確了還款時間。到期后孫某未按約定還款,甲公司即以孫某為被告提起訴訟,要求孫某歸還10萬元貨款。訴訟中,孫某辯稱,爭議款項系乙公司所欠,其僅是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是合同關系的當事人,沒有還款的義務,其出具承諾書行為是第三人代為履行,要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對于此案的處理有幾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孫某的行為是第三人代為履行的行為。孫某雖然出具了還款承諾書,但其并非合同關系的當事人,無合同上的履行義務。其同意履行后又反悔,違約責任仍應由真正的債務人承擔,債權人無權越過債務人向第三人追償。第二種觀點認為,孫某的行為是為第三人利益的行為,根據法律規定,債權人直接取得對該第三人的履行請求權。故孫某應承擔付款責任。第三種觀點認為,孫某的行為既不同于由第三人代為履行的合同,也不同于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而是一種代位清償的行為。根據誠信原則,孫某應該與債務人一起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第四種觀點認為,孫某的行為是擔保付款,應按擔保的有關規定處理,承擔連帶責任。
我國法律僅對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及由第三人代為履行的合同進行了規定,對于本案孫某行為的定性,目前法律尚無明文規定。
一、根據合同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是指雙方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第三人直接取得請求權的合同
該類合同應具備合同成立的一般要件,即當事人(債權人與債務人)應達成合意。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一經生效,即產生如下法律后果:一是債務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而不是向債權人履行;二是不但債權人享有請求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的權利,第三人亦直接取得請求債務人履行的權利。本案中,債務人乙公司與孫某間并未達成任何由孫某向甲公司履行的協議,故孫某的行為不屬于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二、根據合同法第六十五條的規定,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又稱第三人負擔的合同)指雙方當事人約定債務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以第三人的履行行為為標的,以債權人、債務人為合同雙方當事人,第三人不是合同的當事人,故其不承擔合同責任。由于該類合同是由合同雙方當事人為合同外的第三人設定義務,債權人對于第三人并無直接的請求權,故第三人不履行或履行有瑕疵的,違約責任應由債務人承擔。這遵循了“無論何人未得他人之承諾,不得以契約使蒙受不利”的原則。本案中,甲公司與乙公司并未約定由孫某代為履行,孫某出具承諾書純出自本人的意愿,故不能按第三人代為履行,認為孫某不履行時,甲公司無權向孫某請求履行。但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因是以第三人的履行行為為標的,雙方在簽訂合同時,債務人事先應征得第三人同意或事后征得第三人同意。這時,第三人的同意與前述為第三人利益之合同很難區別。律霸網認為,此時如果債務人與第三人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達成明確的書面協議,則債權人亦可就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合同而取得向第三人的直接請求權。但如債權人僅依據與債務人間的協議向第三人為請求,第三人有權拒絕履行或履行有瑕疵時,債權人不能要求第三人承擔違約責任。
三、孫某的行為同樣不能視為擔保付款的行為
根據我國擔保法第六條的規定,所謂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承擔責任的行為。”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必須有明確的意思表示,保證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是單務的無償合同。從孫某出具承諾書的內容看,其寫明由其來歸還乙公司所欠的貨款,并沒有為乙公司貨款提供保證的意思表示,故本案不能依保證的有關規定要求孫某承擔責任。
四、孫某的行為與債務轉移又有本質的區別
債務轉移是指債務人與第三人間達成協議,債務人將債務轉移給第三人,第三人因此取代原債務人的地位,原債務人因債務的轉移而不再承擔任何責任。債務轉移應取得債權人的同意,否則不具有法律效力。而孫某出具還款承諾書的行為不構成債務的轉移,一方面,乙公司并未將債務轉移給孫某,乙公司的還款義務并未因孫某的承諾而免除,另一方面,甲公司也未同意債務轉移給孫某。
張藝律師認為,孫某的出具還款承諾書的行為,是一個獨立的代為清償的承諾,甲公司因孫某的承諾而取得要求孫某清償債務的權利。債權人取得此權利的依據,一為民法上的誠實信用原則——孫某既然作出了還款承諾,則有按約履行的義務;二是保護信賴利益原則,甲公司在孫某作出還款承諾后,其基于孫某的承諾享有信賴上的利益。所謂信賴利益是指當事人因信賴合同有效成立給其帶來的利益。意大利民法典第1272條對于此種情況作了規定:“沒有債務人委托而向債權人承擔債務的第三人,在債權人沒有明確表示解除他的義務的情況下,該第三人與原債務人共同承擔連帶責任。”我國法律有必要參照意大利民法典的規定,對第三人承諾還款的行為作出明確的規定。
五、其它相關問題
1.第三人對債權人的抗辯權問題。該第三人可向債權人提出原債務人可提出的抗辯。但在沒有不同約定的情況下,該第三人不得就債權人與原債務人的關系向債權人提出抗辯,亦即不得以其不是合同關系的當事人為由提出抗辯,同時對于須由原債務人親自提出的抗辯及債務人基于其后發生的事實進行的抗辯,該第三人不享有。對于作出承諾之前原債務人可以提起抵消的債務,第三人同樣無權提出抗辯。
2.第三人作出承諾之后是否有權撤銷或變更問題。律霸網認為,第三人作出的承諾,在債權人表示接受前,第三人有權對承諾作出撤銷或變更。債權人的權利因第三人作出承諾而成立,又因債權人表示享受利益的意思而確定。債權人可以以書面的形式明確表示接受,也可以以自己的行為表示接受,如直接向該第三人請求給付或提起訴訟、接受第三人的履行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出租的租金算孳息嗎
2020-12-27公司調崗員工不同意解除合同可以索賠嗎
2021-03-22涉外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27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困難證明表
2020-12-08離婚財產有哪些
2020-11-17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什么情形下接受勞務方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2021-03-05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保險公司再保險都有哪些內容
2020-12-20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時效期為多久
2021-02-232020年最新重慶市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