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效力是法律賦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產生的約束力。合同的終止,又稱合同的消滅,是指合同關系在客觀上不復存在,合同權利和合同義務歸于消滅。
合同終止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根據當事人的意思所致,例如債權人單方免除債務人的債務,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合同。第二類是基于合同的目的已經達到,例如清償、混同。第三類是由于法律的直接規定,如合同無效、被撤銷。《合同法》第91條將這些原因細分為:
(一)債務已經按照約定履行。這是合同終止的最主要、最正常的原因,在當事人雙方均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和法律規定履行了債務的情況下,債權債務得到清償,合同絕對消滅,不會由此產生新的債權債務。
大陸法系稱此為清償,清償即能達到消滅債權效果的給付。與履行系同義語,區別僅在于,履行是從合同效力的角度而言的,清償是從合同消滅出發所作的描述。因此,履行規則相清償規則是相同的。既然合同法已于第四章中對履行規則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所以,在本章中,合同法沒有重新規定清償規則,以使法律簡約。
(二)合同解除。大陸法系將合同解除作為對違約的一種補救方法,視為一種特殊的合同責任。所以,合同解除制度僅限于一方行使解除權的解除,在性質上有別于引起合同消滅的正常原出,故此合同解除不屈于合同消滅制度的范疇。但在我國以往的合同法理論以及立法實踐中,從來都以解除權解除和協議解除為合同解除制度的必要組成部分,并且認為合同解除是一項獨立的法律制度,原三個合同法對合同解除都加以專門規定即是明證。合同法在解除制度的設計上,一方面遵循了中國合同法的習慣做法,堅持將協議解除納入解除的規定中;另一方面對兩大法系已臻成熟的有關解除權制度予以了吸取,使解除權的法條規定得以完善。進一步地,將解除制度作為合同終止的原因子以定位,使協議解除和解除權解除統一于引起合同消滅的結果之上、兩者在性質上的差異由此得到調和。這種立法體例安排可謂最佳選擇。
(三)債務相互抵消。
(四)債務人依法將標的物提存。
(百)債權人免除債務。
(六)債權債務同歸于一人。
(七)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規定的引起合同消滅的情形主要有:其一,合同無效或被撤銷。在合同被確定為無效或被撤銷的情況下,原合同關系即告消滅,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上的新的損害賠償之債關系。其一,合同主體消亡。主體消亡并非合同消滅的必然原因,但在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債務性質本身決定,與當事人有不可分離關系的合同中,主體消亡,則合同關系必然消滅。此外,法律規定或省事人約定的合同有效存在期間屆滿合同消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經營異常怎么消除需要多久
2021-02-09實現抵押權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1酒駕處罰新標準
2021-01-07告誡制度適用哪些范圍
2020-11-24破產債權如何確認和抵銷
2021-02-14公示催告的管轄
2021-01-28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兩人共同出資買房私下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1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單方承諾是否構成連帶責任擔保
2021-03-01什么是合同債務轉移,合同債務轉移需要哪些條件
2021-03-13擔保合同都是怎么擔保的
2020-11-17主合同消滅擔保合同也消滅嗎
2021-03-02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為什么旅行社責任保險應改為法定保險
2021-03-02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質核準
2021-02-23什么情況下借款人須購買保險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