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合同賠償不合理該怎么辦
解除勞動合同簽過了,賠償金不合理,勞動者可以反饋到用人單位所在地的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支付合理的補償金。
相關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了終止勞動合同的補償具體標準
1、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12年。
3、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人。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單位應該按你的工作年限,支付相應的經濟賠償金(即雙倍的經濟補償金)。而計算的基數為你解除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金額;
如單位不同意支付,你可以到單位所在的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前,應注意收集相應的證據材料,如單位與你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書或者通知書。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合同時是否要賠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賠償金是多少,之后再去爭取一定的賠償金。勞動者覺得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合同賠償不合理的時候要去給自己維權,應該來律霸網上做個咨詢問問專業法律人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1-10級工傷鑒定標準
2021-03-25對醫療事故罪如何申訴,發生醫療事故罪如何向法院起訴
2021-01-14夫妻雙方書面寫房產歸屬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30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欠條沒有手印生效嗎
2021-01-02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1-03-25過錯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
2020-11-29信用卡逾期的立案標準
2021-01-26單位的資金可以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嗎
2021-02-15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在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付
2021-01-31旅游意外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1-27投保人駕駛無證車輛身亡 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021-03-03案例之證照逾期保險不保
2021-01-10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為獲理賠編造虛假事實騙保險公司構成犯罪嗎
2021-01-15賠款準備金 ClaimReserve
2020-11-2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協議條款不合法影響轉包效力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