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任意撤銷權的條件包括
(1)贈與合同尚未履行,贈與物的物權尚未發生轉移。動產的物權轉移以交付為要件,不動產和特殊動產(如機動車、船舶、飛機)的物權轉移以登記為要件。因為贈與合同具有實踐合同的特點,物權轉移后,贈與人即喪失任意撤銷權;(2)贈與合同不具有社會公益和道德義務的性質;(3)贈與合同尚未經過公證。具備上述條件的,贈與人方可行使任意撤銷權。
1、相對人的撤銷權。民法通則規定的撤銷權,是指意思表示有瑕疵的,表意人依法可以主張撤銷其民事行為的權利。《民法通則》第五十九條規定了兩種可撤銷的民事行為,即重大誤解和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合同法》第五十四條增加了一種,即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相對人撤銷權提起的主體限制在發生民事行為的當事人之間,除斥期間為一年,按照新法優于舊法,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原則,涉及合同撤銷權的除斥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計算,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的,撤銷權消滅。
2、債權人的撤銷權。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的是債權人的撤銷權,屬于債的保全的范圍。一般來說,債權為相對權,其效力僅及于特定的債權人和債務人,對第三人不發生效力,債權人不得依其債權對任何第三人主張權利,第三人也不得對債權進行干涉。但是債權人的撤銷權突破了合同相對性原理,使債權的效力得以擴張,屬于債的保全范圍。債權人的撤銷權規定了兩種除斥期間,一是一年的除斥期間,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計算;二是五年的除斥期間,從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債權人行使撤銷權要同時滿足兩個除斥期間的要求。
3、破產撤銷權。破產法規定的是破產撤銷權,指破產管理人(包括財產接管人、重整執行人、清算人等)對債務人即破產人在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一定期限內所為的有損于債務人財產從而損害人利益的行為,有權請求法院予以撤銷,使其歸于無效的權利。撤銷權的行使,可以帶來兩個后果:一是破產人所實施的有害于全體債權人的行為歸于無效;二是使破產人轉讓或放棄的財產被依法追回,增加總量,提高破產債權清償率。破產撤銷權除斥期間的計算比較特殊,從法院受理破產申請之日起前推一年。
在這里小編提醒您,任意任意撤銷權有除斥期間在各個法規中存在差異。它的除斥期間、期間的長短以及起算時間,據立法利益的衡量也都有所不同,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微信被騙報警當地不受理該怎么辦
2021-01-06行政強制執行的特征
2021-02-16村干部賄選如何處罰
2021-01-11軍人離婚部隊怎么調解
2021-01-13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80歲能拿多少贍養費
2021-03-14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交通肇事沒有賠償能力怎么辦
2020-11-21車輛過戶手續是什么
2021-03-14房屋中介費可要求退還嗎
2020-12-20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標的
2021-01-10撞了自家人也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