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定解除
意定解除包括約定解除和協議解除。合同約定的解除條件屬于意思自治的范疇,只要不違背法律和誠實信用原則,可以將任何情形約定為合同解除的條件。
協議解除的條件,是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是將原合同加以解除的協商一致,也就是在雙方之間又重新成立了一個合同。其內容主要是把原來的合同廢棄,使基于原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歸于消滅。“在性質上是對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安排、調整和分配。”事實上,協議解除條件也屬于意思自治范疇,與約定解除不同者,協議解除是以新合同(新協議)解除既有合同。因此,解除協議須具備合同有效要件,當事人應當具備相應的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協議內容不得違反強行性規范和社會公共利益。
法定解除
法定解除有一般法定解除和特別法定解除之分。前者是適用于所有合同的解除條件,后者是適用于特定合同的解除條件。
(一)一般法定解除條件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94條的規定,在下列法定條件下,當事人可以行使解除權以解除合同:
1.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2.拒絕履行(預期違約):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3.遲延履行: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催告,是債權人催促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作為解除權的發生要件,必須提示對方應該履行的債務,并且給對方相當的猶豫期間催促其履行。
4.根本違約: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所謂根本違約,是指因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之違約形態。履行期限屆至后,由于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致使債務人違約,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對方當事人取得法定解除權。從《合同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來看,造成根本違約的情形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前文所說的“一次遲延”,主要針對定期行為而言,只要債務人履行遲延,不必經過催告可徑行行使解除權。一類是其他違約行為,主要指除遲延履行之外的不完全履行情形。
(二)特別法定解除條件
特別法定解除條件,是指適用于特定合同的法定解除條件。我國《合同法》第94條第5項“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實際上就是以兜底形式指明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之適用。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筆錄可以翻供嗎
2020-12-03律師服務費是由律師自行收取嗎
2020-11-27電子產品爆炸致傷能提起訴訟嗎
2021-01-09日結臨時工的法律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9交通事故雙方負同等責任如何處理
2020-11-22各級法院級別管轄范圍
2020-12-24法律對失信人員子女有何限制
2021-03-01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刑事速裁程序能否上訴
2021-01-03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無駕照發生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1-25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07什么是保險,什么是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2021-02-26中國土地承包年限是什么
2020-12-06國有劃拔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