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定解除
意定解除包括約定解除和協議解除。合同約定的解除條件屬于意思自治的范疇,只要不違背法律和誠實信用原則,可以將任何情形約定為合同解除的條件。
協議解除的條件,是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是將原合同加以解除的協商一致,也就是在雙方之間又重新成立了一個合同。其內容主要是把原來的合同廢棄,使基于原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歸于消滅。“在性質上是對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安排、調整和分配。”事實上,協議解除條件也屬于意思自治范疇,與約定解除不同者,協議解除是以新合同(新協議)解除既有合同。因此,解除協議須具備合同有效要件,當事人應當具備相應的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協議內容不得違反強行性規范和社會公共利益。
法定解除
法定解除有一般法定解除和特別法定解除之分。前者是適用于所有合同的解除條件,后者是適用于特定合同的解除條件。
(一)一般法定解除條件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94條的規定,在下列法定條件下,當事人可以行使解除權以解除合同:
1.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2.拒絕履行(預期違約):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3.遲延履行: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催告,是債權人催促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作為解除權的發生要件,必須提示對方應該履行的債務,并且給對方相當的猶豫期間催促其履行。
4.根本違約: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所謂根本違約,是指因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之違約形態。履行期限屆至后,由于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致使債務人違約,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對方當事人取得法定解除權。從《合同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來看,造成根本違約的情形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前文所說的“一次遲延”,主要針對定期行為而言,只要債務人履行遲延,不必經過催告可徑行行使解除權。一類是其他違約行為,主要指除遲延履行之外的不完全履行情形。
(二)特別法定解除條件
特別法定解除條件,是指適用于特定合同的法定解除條件。我國《合同法》第94條第5項“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實際上就是以兜底形式指明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之適用。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破產股東個人財產有影響嗎
2021-02-05行政訴訟維持判決存在先天性的缺陷是什么
2021-03-23勞務糾紛是否屬勞動監察范圍
2021-03-24原產地標記注冊可以變更嗎
2020-11-27從一起擔保追償權糾紛案看公司法第60條及擔保法司法解釋第4條的
2021-01-18誰有權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0-12-20勘察合同是否屬于專屬管轄
2020-12-02交通事故定殘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9侵權糾紛法院管轄法院
2020-12-31家暴打青紫是輕傷嗎
2021-02-20無證遺產房產怎樣保全
2020-12-12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應該怎么辦
2021-01-25過戶房產被惡意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4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代理人錯簽保單怎么辦
2021-01-29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11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