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和違約金責任之間的聯系
1、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
所謂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以后,當具備合同解除條件時,因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意思表示而使合同關系自始消滅或向將來消滅的一種行為。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是使合同關系消滅。但對于合同解除以前的債權債務關系應如何處理,則是合同解除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合同解除如果有溯及力,就要發生恢復原狀的法律后果,如果沒有溯及力,則解除以前的債權債務關系依然存在,當事人對已經履行的部分不負恢復原狀的義務。我國《合同法》第97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由此可見,我國《合同法》承認合同解除在一定情況下具有溯及力。
2、違約金的性質
所謂違約金是指當事人通過協商預先確定的,在違約后做出的獨立于履行行為以外的給付。違約金具有懲罰性和金錢給付性,它分約定違約金和法定違約金兩種。我國《合同法》第114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由此可見,違約金具有約定性,它以主合同的存在為必要條件,當主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被撤銷時,違約金條款就不能生效。違約金條款的適用應當符合合同的約定,其適用的前提條件是發生了具體的違約行為。
3、合同解除與違約金責任的關系
所謂違約金責任是指一方違約后,適用的以支付違約金為內容的民事責任。違約金具有約定性,而解除合同具有消滅合同效力的法律后果,那么解除合同與違約金責任二者能否并存呢?對此,我國合同法并未作出規定。筆者認為,在一方違約導致合同解除的情況下,應允許另一方要求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因為違約金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制裁違約行為以擔保債務履行,合同的解除是因為一方違約而產生的,對于此種過錯行為應當通過收取違約金的辦法加以制裁。有人認為違約金是以有效合同的存在為前提的,合同解除后,違約金條款就同時失效,合同解除僅能產生恢復原狀的效力。筆者認為,合同解除不應當影響違約金條款的效力,只要違約金條款可以適用于相應的違約行為,就應當允許當事人追究違約方的違約金責任,這正是違約金條款的價值所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個人去勞動局有用嗎
2021-03-05公司法人可以不占股嗎
2020-12-22在信訪條例中上訪人的權利有哪些
2021-03-20公司股東變更后還要承擔之前的債務嗎
2021-01-15房屋土地轉讓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08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事故中被保車無責任,保險公司是否需要理賠
2020-12-28保險公司申報,修改或調整備案的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2-29如何購買車險才劃算
2021-03-24內部承包合同具備哪些效力
2021-01-31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指什么
2020-12-17土地出讓金的返還費用有哪些
2021-01-20土地流轉協議書范本
2020-12-20土地流轉轉讓的手續
2020-12-08土地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0-12-14禁養區的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3-07拆遷房的房產證怎樣改名
2021-02-20拆遷安置房指標可以轉讓嗎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