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后精神損害賠償欠條有法律效力嗎?
只要這份協議是雙方真實意思體現,不是在脅迫或欺騙前提簽字,協議內容不違反國家法律規定,這份協議就是合法有效的,對雙方都有法律約束力。
《合同法》規定:
第三條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第四條當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第五條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六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第七條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
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
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二、特征
1、請求權的專屬性。所謂請求權的專屬性,指的就是精神損害賠償的權利,只能由受害人來行使,一般不可以讓與或者繼承。由于精神損害賠償常依附于特定受害人的特定權利,只有在其特定的權利受到不法侵害并且達到一定的程度方可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而根據我國《2001年最高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中所規定的權利,他們都具有一定的專屬性。在原權利具有專屬性的前提下救濟權利也有一定的專屬性。
2、精神損害賠償因素的多元性。在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時,所考慮的的因素有很多。第一,從賠償標準看,就有主觀標準和客觀標準。第二,從基本結構上看,確定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還應根據人身權益、財產權與精神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來考慮。第三,從主觀要件上看,還應該根據加害行為與受害人主觀上的故意或是過失來判斷。第四,從侵權行為發生的本身看,侵害的地點、場合、時間、手段等均應作為確定精神損害賠償的考量因素。
3、賠償數額的不確定性。精神損害系自然人意識機能之反應,在內容和范圍上具有主觀性,根據損害賠償的全部原則,精神損害賠償亦有主觀性。正是這樣的主觀性,導致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具有不確定性,即不能就同一損害事實直接規定損害賠償的數額,即使規定數額,也須有變動的可能。而且就其功能而言,主要是為了彌補給受害人造成的精神痛苦,而用多少金錢替代補償,也無法確定。
在離婚后雙方出現了侵犯人格權或者讓公民受到精神方面的傷害后,當事人也是可以申請索賠精神損害賠償費用,在計算精神損害賠償時會考慮人身的權益以及造成的損害結果方向,所考慮的因素還有許多方面的,那么精神損害賠償的具體的賠償金額可以通過雙方協商決定。
最新精神損害賠償標準
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是什么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拘留人聘請律師有哪些流程
2020-12-23公司注銷名下商標是否還有效
2021-02-2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1-10交通事故訴訟的證據有哪些
2021-02-03支票背書填寫樣本內容有什么
2021-03-26交通事故鑒定有傷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5專利無效請求人舉證期限是多久
2020-12-01快遞被他人拿走誰負責
2021-03-01交通事故傷殘級別
2020-12-23兒子沒能力贍養老人怎么辦
2021-01-15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如何認定挪用公款
2020-11-21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終止合同
2021-01-01談法人型聯營合同終止后續法律問題的處理
2020-11-16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跟什么樣的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3-20產品責任險中保險公司不承擔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03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