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是很嚴重的行為,此時如果成功的話,則剝奪的就是對方的生命權,并且這樣的行為還是非法剝奪,因此對故意殺人行為追究刑事責任就是理所應當?shù)牧恕6室鈿⑷俗镆彩怯凶约旱奶卣鳎蔷烤构室鈿⑷俗锏奶卣魇鞘裁茨?下文中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故意殺人罪的特征是什么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利。這是故意殺人罪區(qū)別于其他犯罪的本質特征。生命權是人與生俱來的權利,不受非法剝奪。如果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即構成故意殺人罪。一般說來,人的生命始于出生后能獨立呼吸,終于心臟停止跳動。在這期間,人的生命權受法律保護,不受非法剝奪。殺人罪也就是侵犯了人的這一權利。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該行為首先是非法的,如果不是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如戰(zhàn)爭中殺死敵人、依法執(zhí)行死刑、正當防衛(wèi)致人死亡等,雖然剝奪了他人的生命,但不是非法的,也就不是刑法上構成故意殺人罪的行為。其次,該行為是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既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不管是否達到目的,即不管是預備、中止、既遂還是未遂,也不管其使用的手段如何,如持槍殺人、投毒殺人,還是持刀殺人,都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凡年滿14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
4.本罪在主觀方面是故意,即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目的。也就是說,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致人死亡的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fā)生。如果是過失致人死亡,即行為人在主觀上沒有直接或間接的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即使造成他人死亡,也不構成故意殺人罪。
二、怎樣正確認定故意殺人罪
(一)要嚴格區(qū)別用爆炸、投毒、放火等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方法故意殺人與危害公共安全類犯罪的界限。用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方法實施故意殺人,只要不是危害了不特定的多數(shù)人的人身及公共財產的安全,而是以特定的一人或幾人為殺害對象,仍然定為故意殺人罪。如以投毒、放火或爆炸的方法殺死特定的一人或幾人,只要沒有危害不特定的多數(shù)人的人身或公共財產的安全,仍是故意殺人罪,而不是投毒罪、放火罪或爆炸罪。
(二)嚴格區(qū)分故意殺人罪同因搶劫、強奸致人死亡的界限。故意殺人并不一定要使用暴力,而搶劫與強奸往往與暴力或暴力威脅相聯(lián)系。在搶劫和強奸犯罪中,由于犯罪主體往往使用暴力手段,就有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可能。但是,從故意殺人罪與搶劫、強奸罪的犯罪動機和構成要件上看,前者是故意致人于死地,后者則無此主觀目的。因此,因搶劫或強奸致人死亡的,仍應依法定為搶劫罪或強奸罪。司法實踐中,有時犯罪分子實施搶劫或強奸后,為了逃避法律制裁,在搶劫或強奸后殺人滅口,這種情況則分別構成搶劫罪或強奸罪與故意殺人罪,應依照《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實行數(shù)罪并罰。
(三)要嚴格區(qū)分“逼人自殺”的幾種不同情況。所謂逼人自殺,是指行為人故意利用權力壓迫、暴力脅迫、要挾等手段將被害人逼上沒有生命希望的絕路,迫其自殺的行為。司法實踐中,如果行為人具有逼人自殺的主觀目的,客觀上實施了逼人自殺的行為,并致被害人死亡的,應定為故意殺人罪。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利用被害人心理或其他方面的弱點,采用脅迫威逼、要挾等方法致人自殺,其實質是借被害人之手達到殺死被害人的目的,其采用的逼人自殺的行為就是故意殺人的行為。但在司法實踐中,以下兩種所謂的“逼人自殺”則不應定為故意殺人罪:
1.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一定的逼迫行為,但該行為在正常情況下不應當引起自殺結果,且其行為本身并不違法,則不應定為故意殺人罪。如單位領導要求其工作人員必須在一定期限內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務,并以如完不成任務就要被撤職、辭退相威脅,從而引起心胸狹窄者的自殺;再如債主向債務人索要到期債務,債務人因還不起債務而自殺等行為均不應定為故意殺人罪。處理這種情況,要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考察行為人的行為:第一,行為人的行為是否違法;第二,行為人的行為是否達到了足以引起他人自殺的程度;第三,自殺者的自殺是否與行為人的行為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第四,行為人是否預見或應當預見其行為會引起他人自殺。一般說來,行為人的行為一不違法,二沒有達到足以引起他人自殺的程度,而且自殺者的自殺與行為人的行為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行為人沒有、也不可能預見其行為會引起他人自殺,就不能定為故意殺人罪。
2.相約自殺,一人或幾人自殺而死,對未死者不應定為故意殺人罪。相約自殺是指二人或二人以上都想自殺,而相互約定互相幫助自殺的自殺形式。相約自殺有人先自殺而死,有人沒有死亡,只要未死者不是用欺騙手段引誘他人自殺而自己實際上并不想自殺,就不應定為故意殺人罪。當然,如果未死者故意以相約自殺為手段,欺騙引誘他人自殺而自己并不想自殺,實際上是借自殺者之手達到殺死他人的目的,則應定為故意殺人罪。至于未死者是否具有以相約自殺為手段欺騙或引誘他人自殺的目的,其情況極為復雜,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其實這主要就是故意殺人罪構成要件的內容,這在認定犯罪的時候其實是很重要的。而實踐中故意殺人其實不一定就會既遂,如果未遂即沒有造成人員死亡的話,此時對行為人的處罰自然也就稍微要輕一些。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yè)律師。
故意殺人后要賠償嗎,怎么賠償?
故意殺人罪辯護律師怎么做無罪辯護
故意殺人未遂罪的種類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比中外土地征收補償標準
2021-01-05夫妻財產損害該不該賠
2021-02-01車禍多久不起訴什么時候過期
2021-03-12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房產怎么解除抵押
2021-02-21哪些情形下不適用繼續(xù)履行
2021-03-17保管合同沒約定生效期限
2021-02-22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保密協(xié)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勞動關系轉移協(xié)議
2021-01-09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保險公估人有哪些職責
2020-12-13什么是保單現(xiàn)金價值呢
2021-03-17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jīng)紀人有什么不同
2021-02-15土地承包合同可以簽終生嗎
2020-12-25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20